本报讯(记者 郑梦媚)近日,身患尿毒症的叶先生到县人民医院看病,总费用5000多元,各类医保报销4000多元,因叶先生符合因病致贫医疗救助条件,所以医疗救助还能报销600多元。以前,这两笔钱要分开报销,但如今已能在医院一次性结算。
叶先生是南峰街道人,患尿毒症3年来,每个月都要去县人民医院看病。过去,医疗救助的费用不能直接在医院结算,叶先生要先自行垫付,再拿着医院发票、申请表等材料去医保窗口申请救助,有时材料准备不齐全,还要多跑几趟。一套流程下来,往往要等上两三个月才能拿到钱。
在仙居,像叶先生这样的救助对象,全县共有17544人。他们当中,有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纳入“低保”“低边”的因病致贫对象等,他们看病所支出的医疗费用(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扣除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费用后,个人承担部分可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享受50%~100%的报销额度。
首先由民政部门负责做好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对象、纳入低保低边的因病致贫对象的认定工作,并把数据推送到医保部门,最后由医保经办机构负责结报工作,便可实现县内医疗救助“一站式”结报。“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报后,困难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同步进行医疗救助,不仅医疗救助数据信息得到充分利用,也多渠道畅通了医疗机构医疗救助,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救助工作效率。”县医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不但能够减轻看病负担,而且省去了以往获取医疗救助申请、审核、报销等繁琐手续,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此外,县医保局通过开展医保扶贫政策进礼堂、录制本地方言“医疗救助”宣传片、做客阳光访谈栏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保扶贫政策,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率。截至目前,开展文化礼堂政策宣讲24场,发放宣传折页1万册。并成功举办医院医保办、医银联通窗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培训10余场,着力提升窗口经办人员扶贫政策解读能力和业务水平。
2020年1至6月,我县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和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为100%,其中,共资助个人缴费参保842万元,享受医疗保险2207.36万元;享受大病保险1430人次,报销471.55万元;享受医疗救助9409人次,报销491.35万元;享受补充医疗保险8871人次,报销38.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