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永安随笔 > 内容

硝烟里的文化教员周岳林

  发布时间:2024-12-16   字体:【  

讲述人:周岳林,中共党员,仙居县福应街道周宅村人,1933年出生,1949年入伍,在21军文化干部训练班学习6个月以后,分配到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61师181团2营机炮连当文化教员,1952年入朝参战,历任干事、秘书、股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1975年转业,担任原仙居化肥厂党委书记,1990年退休,现年92岁。
从乡村小学到朝鲜战场
1948年,我师范毕业后到乡村小学任教。1949年7月,仙居解放后,部队动员有文化的青年参军。因为我喜欢到处闯闯,开开眼界,见见世面,于是,就抱着这么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瞒着家里人报名了。9月中旬顺利通过了入伍考试,一起被录取的有20多人。
那个时候,仙居还没有公路,部队统一安排我们到河埠坐长船去临海驻地。因为刚刚解放,土匪很多,到处都有国民党散兵,为了安全起见,部队派了一个班护送我们顺利到达临海驻地。
当时舟山、温岭、黄岩沿海小岛大多数还被土匪、国民党残部占领,我所在的部队先后解放了舟山桃花岛、登步岛后,又奉命撤回到黄岩练兵备战,为解放台湾做准备。过了没多久,就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部队先坐兵舰到上海吴淞口码头,驻扎在昆山一带铁路沿线,做入朝作战的准备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写了决心书,按了手印,为了保家卫国,不怕流血牺牲,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牺牲了也是光荣的。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直到今天,我回想起来还是很感动。当时为了轻装上阵,有些东西要寄回家,我在信中告诉家里人,我们为了保家卫国,要入朝作战了。收到信后,家里人很担心,为了见我一面,我爸爸赶到昆山。但是那时候交通不便,要先从仙居步行到金华,再坐火车到昆山,因为家里困难,我爸爸只带了一点路费和干粮。不巧的是,等他长途跋涉千辛万苦赶到昆山时,部队已经开拔了。见面的愿望落空了,带去的干粮又所剩无几,路费也花完了,回家的时候,真的是寸步难行,几乎是一路乞讨才步行到上海,找到在上海部队当兵的同村人。部队领导获悉后,给我爸爸买了到金华的车票,还给了路费,他才顺利回到仙居。
当然,这些情况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我们已经坐火车到了东北,驻扎在通化进行入朝前的训练以及物资的准备。我们部队是1952年3月份从通化过鸭绿江入朝,入朝时很辛苦,每个人背着武器背包,还有一个干粮袋和两颗手榴弹,东西很重。凌晨四五点下火车后,就有敌机整批飞过来轰炸。有的部队一下火车就遭到敌机轰炸,整个车厢被炸。我们部队还好,安全离开了。白天我们就躲在山沟里躲避敌机,等天一黑,就开始行军了,都是在羊肠小道上急行军。一停下来,大家就自己挖猫耳洞,防止被敌人轰炸,保护自己,避免牺牲。就这样走了好几天才到达目的地元山港,任务是防止敌人再次两栖登陆元山。
战士们用生命去取水
我们刚到朝鲜时去的是东线,随后又调到中线,就是金城反击战的地方,位于三八线以南区域。战斗打得很激烈,每天都有死伤。但是我们部队士气很高,连队里有文化教员、文书、卫生员、通信员、司号员、炊事员等等,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我是文化教员,协助指导员做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写标语出黑板报等。不打仗的时候,我们就下连队组织文艺活动。当时全国各地寄到朝鲜前线的慰问信很多,称我们为最可爱的人,有的战士文化程度不高,为了鼓舞士气,我就把慰问信读给他们听。有时候,弹药或者物资供应来了,我们也一起送到各个点。
当时制空权都被美军控制,部队一般都驻扎在高山上,抢占制高点。山上最缺水,要到山脚河沟里取水,途中危险重重。有一次,两天没水喝,大家都嘴唇干裂,我就带了一个通信员和一个卫生员到山脚去取水,我们每个人身上挂了十来个水壶。装满水回来的路上,到了山底下开阔地时,我们一个运物资的车队刚过来,敌人的飞机也紧接着跟过来轰炸扫射。我和另外两个取水战士马上趴在雪地上隐蔽,结果炮弹就在我们身边爆炸,一个战友当场就牺牲了。我身上的水壶被弹片击穿,水流出来把棉裤浸湿了,冰天雪地的,棉裤很快就冻成了冰块。敌机飞走后,我们回到连队报告,连队派人把战友抬到山上坑道里安放。
所以当时喝水是很困难的,没有水就用冰块、雪化了当水喝。还有,在那里时间长了,蔬菜吃不上,缺乏叶绿素,很多士兵得了夜盲症,夜里看不清楚。怎么办呢?没有药,只能采松树上的松针熬汁,每人每天喝一点,补充一下叶绿素,缓解症状。其实,我们1952年到朝鲜时,部队的伙食已经有很大改善了,压缩蔬菜、压缩饼干也有了,罐头也能供应一点,平时吃饭以东北高粱为主,部队里很多是南方人,不习惯,但是也没办法,在那战争环境,生活真的是非常艰苦,但是比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来说,我们活着回来的人已经很幸运了,我们是在替他们继续活着。
我们为什么能赢
朝鲜战争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悬殊很大,他们是机械化部队,我们的装备与他们不可比拟。所以在战争初期,制空权几乎完全被美军控制。后来装备逐步改善,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把敌人打到三八线以南。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美帝国主义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在极不对称、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我们打出了国威、军威,我们的国际地位在抗美援朝后逐步提高。
美国人武器那么好,我们武器简单,为什么能战胜他?武器是一方面,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我们志愿军是英雄的部队,不怕流血牺牲。敌人贪生怕死,最怕我们近战、夜战,靠近肉搏,刺刀见红,而我们勇往直前,视死如归。
回忆起抗美援朝,我好多战友都牺牲在那边了。在昆山入朝前我们5个比较好的战友拍了合影照,到朝鲜以后,一个牺牲,一个残废。我是一名文化教员,主要是鼓舞士气,在那个战争环境里,也时刻都有牺牲的可能,但是我和大家一样,都有思想准备。我曾在前线抢救过伤员,并为他们服务。
停战的那天,大家都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欢呼:“我们胜利了!胜利万岁!”大家从坑道里跑出来,敲打着洗脸盆、弹壳、铅桶、碗等,能发出声音的,都拿出来庆祝,那个喜悦的心情无法描述。第二天天气很好,我们就把坑道里常年见不到阳光的潮湿的被子都拿出来晾晒,满山都是我们晒的棉被,这个场面直到现在我还记忆深刻。
战后朝鲜到处是废墟,21军奉命继续留朝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生活,医治战争创伤。主要是搞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路修桥,恢复农业,修水渠,修学校,建民房等等。1957年部队才撤回国内,我是1956年提前回国的,到洛阳军校学习,军校两年学习完之后回部队工作。
我20岁当兵,45岁转业,在部队整整25年,人生的青春时光都是在部队里度过的。在朝期间,立过三等功一次,受嘉奖多次,入了党提了干。1975年5月转业时,我请求回到仙居,被分配到仙居化肥厂担任党委书记。
我是抗美援朝的幸存者,与在朝鲜牺牲的烈士们相比,我是非常幸运的。退休后,我一直关注关心国家大事和仙居社会经济发展,还经常受邀到各地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特别是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我晚年生活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10 | 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