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永安随笔 > 内容

花开广度 问道烟霞唐明皇与紫箨山

  发布时间:2024-05-27   字体:【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白了,一座山,不在于它高大魁伟,气势磅礴,只要出过神仙,有仙人传说与仙人故事,此山就有灵气,就有灵魂,能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仙居以“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著称于世,毫不夸张地说,仙居圣山仙山琳琅满目,俯拾皆是。但是由皇帝亲自赐封为神山的,却只有一座,那就是广度乡的紫箨山。

?《康熙仙居县志》记载:“紫箨山,在县北三十里。旧名竹山,与天台接。唐天宝中,明皇梦一人紫服而朝,自称竹山神来献瑞凤。翌日,果有凤翔焉。遂改今名。”这里记录了唐朝“开元盛世”缔造者唐玄宗李隆基与仙居广度山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梦幻之缘”。

中国的唐代,是一个让世界仰慕与叹止的时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翘楚。唐代诸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唐玄宗李隆基,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亦称唐明皇。他是位英明神武、大智大略的皇帝,在位期间“府库充盈,百姓富庶,国家繁盛”,史称“开元盛世” 。诗圣杜甫的《忆昔》真实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真是一派雄霸天下,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这一夜,唐玄宗做了一个好梦:宏伟华丽、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里,王公大臣依次列队,宰相尚书按部就班,玄宗皇帝端坐龙椅,满朝文武异口同声:“吾皇万岁,万万岁!”“众爱卿平身。”礼毕,文武百官正洗耳恭听皇帝金口玉音,恍惚之间,一位须眉皓然、鹤发童颜的老仙翁,现身皇宫大殿。只见得这位老仙翁身穿紫色的朝服,将手上的祥瑞凤凰,呈献给玄宗皇帝,并自我介绍说自己是“竹山”神仙 。说完便隐身匿形,无踪无影。翌日清晨玄宗皇帝醒来,梦中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正在细细回味的时候,抬头看见金銮殿前有凤凰列队飞过。古人云,“凤凰于飞,五世其昌”。玄宗皇帝豁然开朗,喜逐颜开,圣心大悦。

人生难得有好梦。唐明皇李隆基自唐隆元年(710年)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越二年,实施“先天政变”,成功登上皇位,后赐死太平公主,终于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这一波政治斗争中,朝廷党争暗流涌动,尔虞我诈骨肉相残,唐明皇总是子夜惊醒,恶梦连连。今日难得有好梦,不禁龙颜大悦,即刻召集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在太极殿解梦。

文武双全的首辅宰相姚崇呈奏认为: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按《韩诗外传》记载,黄帝即位时,自觉天下太平,想亲眼看看传说中的凤凰。为此,他请教天老。天老回答:凤凰显形,乃是祥瑞的预兆。黄帝听后很不高兴,他说:我即位以来,天下太平,为什么连凤凰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天老说:东有蚩尤、西有少昊、南有炎帝、北有颛顼,四方强敌虎视眈眈,何来太平?黄帝听罢便率兵讨伐,于是天下一统。后来,他看见一只带有五彩翎毛的大鸟在天空翱翔,而数不清的奇珍异鸟围着它翩翩起舞。黄帝知道,这就是凤凰。

宋璟说《山海经》云:“丹穴之山有鸟,状如鸡,五采而纹,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翱翔四海,天下有道则见。其翼若干,其声若箫。不啄生虫,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侣行。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为至高至大。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于龙,用于皇后嫔妃。龙凤呈祥是国泰民安之意。

适逢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沉迷爱河,如胶如漆,认为“竹山神,呈瑞凤”是天意所在,天合之作,连神仙也来相贺。对此,李白援引《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前许州司马宋公,蕴冰清之姿,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凤凰于飞,潘杨之好,斯为睦矣。”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喻为凤凰之合,天作之美。

综合众臣的奏言,唐明皇李隆基认为,“竹山神”托梦并呈献祥瑞凤凰,凤翔于金銮殿乃国运昌盛,百姓安福的象征,定将带来齐天洪福。于是下诏在大江南北打探“竹山”之所在。踏破铁鞋无觅处,最后寻觅到乐安县(仙居县前称永安县,永安县前称乐安县)的“竹山”,唐明皇欣然赐名,将广度的“竹山”赐名为“紫箨山”,并“遂赐名建寺”——紫箨寺。

紫箨,就是紫色的笋壳。南朝梁沉约的《休沐寄怀诗》有“紫箨开绿筱,白鸟映青畴”一句。玄宗皇帝下诏建寺并赐名紫箨,寓意不言而喻,是为了纪念梦中紫服而朝献瑞凤的竹山神。紫箨寺修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宋宣和中易名为广度寺,意为广兴度化,也就是普度众生,这座山也被赐封“瑞应侯”。

唐宋时期,紫箨寺名声大震,鼎盛之时拥有田地1000多亩,山林3000多亩,房屋600多间,寺僧600多人,附近小刹6座,是台州境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寺院,一度被称为“东南禅窟”。自此之后,紫箨山成为仙居旅游胜地和文化圣地,各地的文人墨客、高僧大德,不惜跋山涉水朝圣它,不惜浓墨重彩称赞它。

宋朝诗人王戬有诗《题紫箨寺》极赞紫箨山盛景:“竹山绝顶古招提,境异相将竺国齐。灵鹫雄吞台岳小,瑞峰高压斗牛低。云深石怪宜猿隐,水静林幽乐鸟啼。是说当年封紫箨,只因丹凤此中栖。”

明朝文人张垍为登紫箨山之趣题诗:“踏到青圭始见高,心神从此脱尘嚣。回头已觉羊肠绕,着脚放开山路遥。落日断霞千尺锦,穿云高鸟一梭抛。山僧也识儒家味,故把纱笼待我曹。”

宋仙居县令刘光《题仙居》诗:“仙居山水自巉绝,往往声高压东越。三溪水从天上来,一洞敻与人间别。紫箨秀峰半云雨,韦羌怪石藏日月。地灵钟鼓镇奇英,人瑞何年起豪杰。我来正值西风高,晴空万里分秋毫。山明水绿快心目,登临不觉筋骸劳。”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处州太守钱竽诗:“云锁藤萝石路深,旃檀林立有丛林;万山重叠雨添翠,一水湾环风漾金;午饭欲陪龙象住,夜眠要听凤凰吟;更求竹罅安禅处,老却平生名利心。”

宋代大诗人释慧远的《送能首座住紫箨》脍炙人口:“驱耕夺食继心灯,互换交驰贷物增。道大莫如空冀北,功恢高揖岭南能。”释慧远不仅是宋代的大诗人,更是一位千古高僧,他在灵隐寺时,为济公授具足戒。后慕名驻锡仙居紫箨山。他的诗作《紫箨受请上堂偈颂》:“腐鞲架壁本无情,致雨兴雷自有因。倾倒十年放火口,高谭一夜动公卿。林长老,久相亲,仙宫回首玉为楼。楚语吴歌曲调新。羚羊已挂悬崖角,猛虎难藏露地身。万机彻处若为酬,千圣头边合自由。佛国乍归金作界。”在后世诗坛颇具影响。

明代仙居县令汤聘尹慕名紫箨神山,秋日登临有诗曰:“青圭山后箨山前,缥缈云端一洞天。龙触钟鸣因听法,凤衔花舞为参禅。香岩丹桂从天植,木井灵泉共海连。何用桃源访刘阮,登临此日即为仙。”

明代本邑诗人张成德《暮春招友人登广度寺》云:“北山紫气接天台,策杖须教探一回。凤向帝城呈羽翟,云从天半护楼台。山高海色迷茫见,谷冷桃花次第开。正好新诗携谢眺,况君兼负谪仙才。”

明福建参政张俭诗《广度寺》:“久慕驰名紫箨山,箨山万仞路行难。昙华贝叶春长在,禅榻蒲团梦亦安。木井泉香双眼豁,凤凰亭插两峰寒。我来听得梵音处,慢促行鞭且尽欢。”

方炳乾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