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曙明 任林豪
仙居之名起于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仙居,唐时称乐安县,梁钱镠改永安。景德四年改今名。关于“仙居”的由来,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五:“王温,乐安人。善造夹纻像,景德四年上升,因改县曰仙居。今社坛即其址也。”明《万历仙居县志》云:“一日,有二癞者钟门,温怜之谓:‘有药可愈乎?’癞者云:‘得新酒浸其中即愈尔!’温家酿适热,遂听之。越宿,癞者出,则皆美少年也!谢而去。酒有异香,温与妻孥饮之,其糟以食鸡犬,遂拔宅上升。时,宋景德四年也。县之改名以此,社坛即其遗址。”县“东西一百二十里,南北一百四十里,是为提封之境。东三十里界岭入临海县,西九十里风门入缙云县,南一百里道者山入永嘉县,北五十里黄榆山入永康县,是为四正之境。东南一百五十里五部山入黄岩县,西南一百里界绕山入缙云县,东北八十里卢坑山入天台县,西北一百一十五里郭坦山入永康县,是为四隅之境。多陆程。南大溪,自县西五十里至石姥岭东南入临海界,此水程也。”地形从外向内倾斜,略向东倾。仙霞岭延伸至缙云分叉,绵亘南北边境,成钳形对峙。南为括苍山,北为大雷山。境内山脉连绵,峰峦迭起;其间有大小不等、错落相间的谷地和盆地,地理环境相当优越。
仙居之名虽起始于北宋,但作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划,其历史却可远溯到西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朝廷分始丰县(今浙江天台)一部置乐安县(今浙江仙居)。此前夏商周时期,仙居称为瓯地。居住在这一带的是瓯人,他们断发纹身,习水作舟,基本上使用石器,过着刀耕火种的农业兼渔猎生活。乃西羌的一个分支,亦即夏人之一支。他们向东南迁至浙闽一带,因此特产丰富的仙居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他们的生活居住之地。由于瓯人始终是分散的部落,没有形成国家,整个居住的浙闽地区包括仙居,境内“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越王允常崛起之时,因北面被强吴所阻,只得向重山阻隔而陆路又不通畅的南面的瓯人地域扩张,并运用高压手段把瓯人置于越国的统治之下。同时向瓯地进行移民,从此瓯人便称为瓯越,成为了越人的一支。是时,仙居为越人居地。由于瓯人与越人的交融,一方面使越对仙居的了解大为增进,另一方面经济的交流和生产技术的输入也越来越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瓯闽地区设置闽中郡,仙居属之。但仙居一带以越国遗族为主的越人和土著瓯越之部落联盟名义上接受秦王朝的统治,实际上依然拥兵自重。西汉初年,越族首领无诸和摇因助汉伐楚有功,分别得到了“王”号的封赏。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当时的东瓯王国因受闽越所迫,举国徙江淮间。朝廷乃以其地为“回浦县”,仙居属之。闽越平定以后,汉武帝在今台、温、处(丽水)一带设立东部都尉。尉治初在鄞,后迁至章安(今椒江章安镇)。仙居亦属之。东汉章和元年(87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治所仍在章安(今椒江章安镇)。仙居还属之。三国吴大帝黄龙三年(231年),孙权分章安县西北部地域设立始平县,仙居属之。西晋以降,康帝建元元年(343年)分始丰县的南乡(相当于今仙居全境和磐安、缙云小部分地域)设乐安县,属临海郡。此后二百余年,变革相对稳定。及至隋文帝杨坚灭南朝陈,开皇九年(590年)废临海郡与所属各县,合一而为临海县,改属处州(后改括州,治今浙江丽水)。大业三年(607年),括州改为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临海县随之改属。唐武德五年(622年),临海县改名台州,并分为章安、临海、始丰、乐安、宁海五县以属之。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乐安县改名仙居县。仙居之称即自此开始。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境内石头禅院建,为台州最早之佛教寺院。东汉时(25—220年)有王方平、蔡经居括苍山修道。三国赤乌元年(238年),建始平县峡山观和苍山庙。二年,道士左慈与葛玄同游始平县括苍洞。东晋升平二年(358年),徐履之为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令。徐履之,生卒年不详,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为史载仙居最早的行政长官。太元十五年(390年),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令茹寿龄,因贪赃枉法为博平令闻人奭弹劾。茹寿龄,生卒年不详,钱塘县(今属浙江杭州)人。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年),庞秀之封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伯。宋泰始元年(465年),蔡兴宗进爵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伯不受。宋中(420—479年),沈虔之为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令。梁天监二年(503年),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建显元寺、梁兴寺。五年建隐元宫。南宋蔡向有《题隐真宫》诗:“福地流传号隐真,麻姑曾款蔡翁门。臼春云子自堪饱,井溢丹泉便可吞。山露五峰疑指爪,溪盘百叠想裙痕。我来既蹑灵踪后,知是仙家第几孙。”陈太建元年(569年),裴忌授东阳郡太守,改封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侯。十年,袁子雄为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令。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南朝陈,废临海郡及所属各县并为临海县(治今浙江临海),改属处州(治今浙江丽水)。十年十一月,临海县乐安(今浙江仙居)蔡道人起兵反隋,为隋行军总管杨素所破。十一年(591年),朝廷在临海县的大固山设立军事据点“临海镇”。开皇十七年(597年),解拔国为临海镇将。大业三年(607年),括州改为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临海县随之改属。大业十二年(616年),杨神贵为临海镇将。此后,社会慢慢稳定,加上赋税徭役的减轻,为社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随着劳动力的大量增加,乐安的封建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唐武德四年(621年),分临海县一部置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八年,撤乐安县(今浙江仙居)拼入临海县。武德中(618—626年),名僧释灌顶讲经于临海县乐安安洲山(今属浙江仙居)。时,令狐棻为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令。贞观元年(627年),孙伏伽赐爵乐安县(今浙江仙居)男。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分临海县一部复置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从此,乐安县(今浙江仙居)政区才算稳定下来。开元中(713—735年),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编成《洞天福地天宫地府图》,排定乐安县(今浙江仙居)括苍山洞为十大洞天之第十洞天。天宝元年(742年),乐安县(今浙江仙居)瑞峰院建。三年,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凝真宫建。六年,乐安县(今浙江仙居)紫箨庙建。七年,乐安县(今浙江仙居)括苍洞有庆云覆洞,诏建洞宫。天宝中(742—756年),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县)慈感庙建。时,钟离介为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令。开元、天宝中(713—756年),李白由剡县入临海郡,游览临海郡各地,留下了众多的诗作和遗迹。特别是游历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天姥山(今韦羌山)后所留下的《梦游天姥吟久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
唐王朝自玄宗以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安史之乱暴发后,统治阶级为了筹集军饷,采用各种方法,如“率贷”“船头”“捉驿”“白著”等。更加强了对人民的多方榨取。元和十二年(817年),乐安县(今浙江仙居)大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宝历中(825—827年),道士叶藏质重修乐安县(今浙江仙居)括苍洞。会昌三年(843年),羊忻为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令。时,境内建有广业院、兴乐院、枕海庙、万寿院、招福院、护圣院等宗教建筑。可惜的是,纯熙观于中和中(881—885年)毁于火。
五代时,由于钱镠坚持“保境安民”的国策,使吴越境内得到了相对的安定。吴越国统治台州82年,境内基本上没有发生过战事,行政区划也大体不变。后唐天成五年(930年),乐安县(今浙江仙居)改名永安县。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陈廓为永安县(今浙江仙居)令。时,境内赐额、新建、重建的宗教建筑有宝胜院、宣妙院、峡山观等。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名僧释德韶于永安县(今浙江仙居)放光塔山创浮图。
北宋一代,永安县(今浙江仙居)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发展主要得益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中央政权的举措。一是尽管地域离统治中心比较远,但毕竟没有战争的威胁和战火的纷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二是由于北方的陆路对外贸易受阻,北宋政府不得不转而发展东南海上贸易,开拓海外贸易以扩大财源。特别是王安石的变法,加强了政府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也增加了国库的财政收入。在永安县(今浙江仙居),均税法增加了财政官员的权力,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在市场方面的垄断,也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免行法规定,各行商铺依据利润的多少,每月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应官府。青苗法限制了高利贷者的活动,官府也从中获得大量利息。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要交纳役钱,官府也增加了一项收入。方田均税法使赋税的负担与土地占有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保证了官府的田赋收入。农田水利法奖励开垦荒田,修筑堤防圩岸,使许多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良田。时,有朱去奢、张禹锡、耿平、杨贞固、赵服膺等为永安县(今浙江仙居)知县。这几位知县主政(今浙江仙居)期间,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境内又新建了兴化院、兴国院、珠头岩院、灵峰院、清修院、广福院等佛教寺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