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天姥山,天姥山是怎么来的?到底是一座山的名称,还是一条山脉的名称?这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南朝时,谢灵运《登临海峤》诗“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唐徐灵府《天台山记》“天姥峰在天台山西北,一峰崛起,孤秀迥拔”等记载看,是一座山峰的名称。至《万历新昌县志》才将天姥岑作为新昌一邑之主山。主峰拨云尖,海拔818米,次为大尖,再次为细尖,今成为新昌主山脉的统称。唐《天台山记》还记载,唐元和年间之前,天姥峰属临海郡,元和年间之后,归属会稽郡。说明李白两游天台山时,天姥山属于台州!
据史藉记载,新昌天姥岑与仙居天姥山同属括苍山脉。在六朝,新昌天姥岑历史文化除《吴录》与谢灵运《登临海峤》及《名山志》三句诗文外,几乎无专诗、专文。隋唐两宋至元明清乾隆年间,在《四库全书》检索“天姥山”或“天姥”为题的诗文,仅得诗歌六首、文一篇:一是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略)、二是唐台州刺史李敬方的《登天姥》诗:“天姥三重岭,危途绕峻溪;水喧无昼夜,云暗失东西;问路音难辩,通樵迹易迷;依稀日将午,何处一声鸡。(《会稽掇英总集》卷四)”三是元宋无《翠寒集》中《游天姥山》诗:“欲去不得路,自将萝茑扪;相逢采药叟,偶入落花村;晴草鹿眠软,雨潭鱼上浑;无人动烟火,应取晓霞吞。”四是明张羽《东田遗稿》卷中的《天姥峰次俞英之韵》诗:“天姥山高风露清,下方路转上方平;花先得日开偏早,鸟惯闻钟宿不惊;飞阁危从云外起,回泉幽似镜中倾;梦游更觉云霓远,拟借仙人鹤背轻。”五是明皇甫涍、皇甫少玄集卷十二中《憇天姥山房即事》诗:“海门飞雨散琼台,天姥山横晓霁开;花下泉声绕桐柏,窗中树色影蓬莱。”六是鄭善夫《天姥行》诗:“山人住在天姥阴,憶余曽登天姥岑;云楼雪磴参差起,下控桃源几许深。(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三《明诗次集》一百十七)”七是文一篇:即清方苞《望溪集》卷八中《题天姥寺壁》(略)。
《新昌唐诗三百首》编选了诗仙李白的伪诗《石城寺》:“新昌名迹寺,登临景偏幽。僧向云根老,泉从石缝流。寒钟鸣远汉,瑞象出层楼。到此看无厌,天台觉懒游。”试想,当时的石城寺(今新昌大佛寺)属剡县。翌年(909年),钱镠赐寺名瑞像寺。作为唐代大诗人的李白于727年首游天台山,时隔一百八十一年后,能预知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刚刚“割台分剡”所建的新昌县?李白“天台觉懒游”,还会两游天台山。
纵观李白“三至剡中、两游天台山”,均从新昌茅洋经天台大竹园村到达石梁,再游天台山。那这两次李白就没游天姥岑了,因为“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是两个相对的方位。清王琦《李太白集注》中除《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外,再无游天姥岑的专诗专文。可见李白并无留下实际登览天姥岑的诗证!既然李白是“梦游”,梦无止境,天上仙境,人间炼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仙居天姥山、新昌天姥岑或其它天姥山(岩),均可“梦游”;何仅止于新昌天姥岑呢?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意与仙居天姥山“仙境”看,仙居天姥山远胜新昌天姥岑,更符合诗仙李太白之仙家口味!
综上所述,可以形成四点仙居天姥山结论:一是历史文献记载的是仙居天姥山,而剡中(新昌)则多称天姥岑。二是历史典籍记载有蝌蚪文的天姥山,唯有仙居天姥山(韦羌山)。这是仙居天姥山区别于其他任何天姥山的惟一标志。三是仙居韦羌山,又名王姥山,即是以供奉西王母为主神的仙山。四是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意境看,仙居天姥山远胜于新昌天姥岑等地,更符合诗仙李白之仙境意蕴。“天姥即王母”,则非仙居天姥山莫属。因为仙居韦羌山,自古即是“神仙所居”之仙境,故宋真宗改永安为仙居。
——选自台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琦在“中国·仙居天姥山文化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