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襄
陈襄(1017-1080年),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人。北宋理学家,“海滨四先生”之首,仁宗、神宗时期名臣。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曾任浦城县(在今福建省南平市)主簿,旋即代理县令。期间明察深研,判决不少疑案,并建学舍三百楹,亲临讲课,求学者数百人。庆历八年(1048年),升为仙居县令。当时仙居属“文教未兴”“礼教不通”的“荒远之区”。陈襄针对仙居“民尚朴野、罕知读书”“和“民穷多变、监狱患满”的现状,亲作《劝学文》,借过大年有名望的老人前来贺年之际,“命门人管师复宣读于庭”。强调“夫人为善,莫善于读书、为学。然后知礼义孝弟之教。故一子为学,则父母有养;弟为学,则兄姊友爱;家为学,则亲族和睦;一乡为学,则闾里康宁;一邑为学,则风俗美厚,虽有恶人,将变而为善矣”。陈襄要求“父老归告而子弟速令来学”,政府将“择明师(好老师)而教诲之”。为了增加仙居人民受教育的机会,陈襄安排县内各地在原文庙的基础上购买附近的土地,扩基创办学宫,并以文书教谕乡民限令遣子弟入学。
为了教化百姓子弟,陈襄身体力行,带头施教。当地有求教问难者,可以乘他处理政事之余“入问于庭”;他每次巡视部属、考察刑政时,遇到附近有学校,就下车入内为学生讲经。陈襄在政余时间还专门设坛施教。因他是当时儒学的领军人物,学识渊博,就连缙云、温州、东阳等邻县均“举子相次而至,慕义讲学”,他的门下高足管师复、管师常兄弟是龙泉人,都“不告父母慕名奔走而来仙”求学。仙居人吕逢时是他“首执弟子礼”的得意门生,在当时影响极大。史载“邑人知学自逢时始”,据史书记载,陈襄带弟子,先后“从学者达千余人”。
陈襄还作《劝俗文》,希望百姓做到父义、兄友、弟恭、子孝、夫妇有别、男女有别、子弟有学、乡闾有礼。要求百姓“无作盗贼、无学赌博、无好争讼、无以恶陵(凌)善、无以富吞贫”。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朱熹集》中为陈襄的《劝学文》作了详细的注释评议,给予充分肯定。在实施《劝俗文》、进行习俗改革的同时,陈襄还以和郑闳中诗的方式,作了《我爱仙居好》诗十一首,表达了自己热爱仙居、自愧自责之情。其一道:“我爱仙居好,民纯不用拘。闾阎兴礼逊(谦让),囹圄长榛芜(杂草)。网扩奸逾少,风恬恶自无。一年人已信,感激谢张弧。”《赤城志》评曰:“守令咏甚多,独录此者,以其言皆切于厉俗,而多拳拳责己爱民之意,盖仙居称善治规模昉此(自此开始)。”
通过四年的精心治理,仙居民风大变。史书赞曰:当地“弦咏相闻,人才蔚起”“百里田畴熟,一年囹圄闭”。陈襄也政声鹊起,皇祐三年(1051年)陈襄升任秘书省著作郎。临行,仙居百姓“攀车遮道,几不得出境”。
熙宁九年(1076年),陈襄被召入京,为枢密院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进奏院,后又兼侍读,提举司天监。元丰二年(1079年),兼管尚书都省事。陈襄伯乐荐贤,在经筵时,受神宗信任,曾举荐重臣、名士司马光、韩维、吕公著、苏颂、范纯仁、苏轼、曾巩、程颢、张载、苏辙、郑侠等33人。陈襄之所以能荐贤,能当好伯乐,是岀于他个人的修养,岀于公心。元丰三年三月三十一日,陈襄病卒于开封。宋廷追赠给事中,谥“忠文”。葬于江苏省常州宜兴县永定乡蒋山之原。
陈襄著有《古灵先生文集》25卷,另有《易讲义》《中庸讲义》传世。《宋史》有传。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仙居后学名贤在南峰山桃花洞建古灵祠,以示纪念。
吕逢时
吕逢时(生卒失考)字原道,城内人。自幼爱书,励志苦读报国。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年底,陈襄出任仙居县令。他在任四年,大兴县学(官办学校),鼓励青少年读书学文化。他作《劝学文》,句句苦口婆心,字字金玉良言。吕逢时听说要办县学,第一个报名,夙夜梦寐,学习经学。历经焚膏继晷,成绩颖异,名噪一时。被选入太学深造。
神宗赵顼时,当时朝廷太学是中央最高学府。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增加学生名额达三千余人,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同时废除科举,人材皆由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吕逢时因为学业优异,人品纯正,被众人看好。前朝状元、知名廉官郑獬,与他交往情深日密,成为挚友。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钱弘俶的曾孙钱景臻,娶了当朝皇帝的女儿,做了宋仁宗皇帝的驸马,需要继续修习经史,指令在太学遴选一位优秀儒生。吕逢时出类拔萃,当上了当朝驸马的老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驸马钱景臻觉得自己老师吕逢时不仅满腹经纶,而且品行高洁,足可以担当大任,准备向朝廷推荐,让吕逢时入仕为官。时任提点刑狱使罗适(台州宁海人)也同时推荐他,举荐他以科举相等身份,出道为官。但都遭到吕逢时的反对,最后归隐到本县白岩山布衣终老。仙居历代方志,以“儒林”或“隐逸”予以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