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7日)下午
我县召开
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
农贸市场是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场所,牵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市场环境事关群众日常生活和城市形象,但我县农贸市场秩序尚待规范,市场周边占道经营、越门经营、乱停车等现象较为普遍,影响周边交通安全、环境卫生和购物环境。为解决当前农贸市场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以城关中心菜场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目前我县共有4家农贸市场,其中城关中心菜场和横溪镇蔬菜贸易市场为四星级农贸市场,白塔镇综合市场和城西菜场为三星级农贸市场。以“标本兼治、堵疏结合、规范经营”为基本原则,全面开展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开展多部门联合集中整治,加强市场周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道路交通的管理力度,有效缓解市场周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聚集现象,保障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和道路安全畅通。



整治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调查摸底阶段。依职能对全县农贸市场及周边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掌握市场及周边存在的问题,对摸底情况进行分类梳理。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包干领导、责任人员,制定细化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得到落实;
二是全面整治阶段。按照行动方案,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对全县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各牵头单位按职责做好组织、协调,确保整治过程排摸出的问题逐个落实销号,并举一反三,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
三是巩固提升阶段。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效果长效持久。各单位对全县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进行查漏补缺,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果。

为确保全县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县政府安排部署,决定成立仙居县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推进专项整治有效开展。各部门发挥协同联动作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县市场监管局和县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形成联合值班巡查组,定期对农贸市场周边环境进行疏解和引导,坚决避免边整治、边反弹的情况,不断改善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方便居民买菜,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农批市场是一个以农产品批发为主要经营活动的市场,主要从事农产品的集散、加工、储存、配送、销售等环节。仙居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将搭建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产销对接体系等数字化、信息化全场景应用,并联合相关金融机构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赋能商户,打造县域智慧农批市场的新标杆。农批市场将由专业运营管理团队统一运营管理,提供持久的稳市、旺市保障。

明年是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我们将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编制《仙居县十五五商贸业发展规划》,借助仙居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的有利契机,建立“1+N+X”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即:1个农批市场、N个农贸市场、X个社区生鲜超市。农批市场的规划建立,为今后我县特色农产品的对外输出和外地农产品的进入提供一个重要的展销平台,有助于丰富全县的农产品供给、平抑物价,促进我县农产品流通有序、规范,助力产业发展。

“停车难”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停车需求和供给不平衡,二是缺少专用的卸货车位。我们的优化思路是:
1.采用“全时收费+限制时长”两种模式组合车位,提高车位周转率。选取靠近菜场的部分收费车位改成限时停车位,限定停放时长,提高夜间停车位周转率,既避免商户远距离装卸货物,又满足凌晨的停车卸货需求。
2.规范停车秩序,严格要求车辆按车位停放。加强违法停车的管理和处罚,特别是对菜场出入口及道路交叉口位置的车辆乱停放进行处罚。
3.升级监控设备,精准打击违法行为。升级违停抓拍设备程序,精准设置不同抓拍场景、抓拍时长及抓拍内容,对故意遮挡号牌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方案实施取得成效。
4.强化宣传、协调、沟通。公安局交警队、综合行政执法局、属地街道(乡镇)、城发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开展联合整治和宣传工作。

占道经营、越门经营一直是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管控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农贸市场摊位相对有限,农贸批发市场目前还在建造中,时令蔬菜、水果大量上市时,部分菜农、果农有临时售卖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农户为图经营方便,随意在道路两侧占道无序经营,并将车辆乱停放在机动车道上;部分商户利用临街便利性,违反市容管理规定越门经营售卖商品。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局多措并举进行整治和管控:
一是加强宣传沟通。通过张贴和送发《告知书》等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取得各农户、商户的理解,积极参与、支持管控工作,努力形成社会互动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巡查管控。针对占道经营、越门经营等易反复、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坚持常态化和集中化相结合、教育劝导和依法处罚相结合,联合有关单位,必要时借助专业力量,每日组织人员对农贸市场周边秩序开展常态化巡查,并不定期开展集中整治,确保农贸市场环境有序。对于屡教不改的,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罚,形成震慑。
三是加强疏导点建设。考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在城区适宜点位建设疏导点。我们将会同属地街道认真组织,加快建设,让菜农、果农以及其他摆摊为生的群众有经营之所、谋生之地,既使他们可以依法经营,又方便市民生活,增加社会的和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