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院吴蓓:文化之于山水 是一种附丽

仙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0-23   字体:【  


  近日,在“中国仙居天姥山文化论坛”上,记者专访了浙江省社科院文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蓓。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对于天姥山的一些独到见解。
  
  记者:在唐诗乃至中国古代文学中,天姥山是一个怎样的文学形象?
 
  吴蓓:天姥山的文学形象主要存在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几乎可以说是他一人独造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越地的文学艺术便被清丽山水所氤氲。有关山水的美丽涵脉,你读《世说新语》时,一定会口齿留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就是千古名作吗?山水文学在魏晋文学的影响下,呈现出清幽玄远的意味,谢灵运的山水诗表现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学品格。
 
  李白追慕魏晋遗风,“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就是体现他步武前贤的这种情怀。李白笔下的天姥山,在清幽玄远之外,还多了一重奇崛壮丽,他赋予了山水更多仙界的神奇瑰丽的想象,他将他的浪漫主义豪情投射到浙东南的第一高山,有着道家第十洞天的名山上,挥洒他的如椽巨笔,谱写下一曲千古绝唱。此后的诗人,也有写到天姥山,有的一句带过,有的吟咏后,也便是回复到清幽深远的意境塑造,再难有李白笔下的飞扬灵动了。
 
  记者:关于天姥山真实的地理位置所在,学术界有着怎样的考证与观点,您本人抱有什么观点?
 
  吴蓓:关于天姥山地理位置的考证,三十年前新昌“浙东唐诗之路”概念提出时,研讨会上有过一些论文,去年《浙江社会科学》上也发过一篇。
 
  李白意中的天姥山,究竟是仙居的韦羌山还是新昌的天姥山,这项考证有必要再做。现在有反驳三十年前观点的文章,还可以做得学术性更强、更严谨一些。
 
  为了这次会议,我把三十年前的论文以及现在我能看到的论文都读了一遍,也翻检了文库以及其他的一些史料,我倾向于认为仙居韦羌山所在的括苍山脉,其实是李白的意指。
 
  记者:浙江当下正在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仙居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发展契机?
 
  吴蓓:省委、省政府借了三十年前后“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我的理解,其初心是为了促进我省极其丰富的诗词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利用,促进我国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在大花园建设的背景下,我省任何一座城市都具有发展的契机,关键在于如何去挖掘本地的诗词文化资源。
我建议在时间上打破唐代的局限,向上向下做延伸;在体裁上打破“诗”的局限,将“词”乃至“散曲”等都归纳进去;在地域上不要画地为牢,提倡睦邻联动,比如仙居就可以和天台、新昌等县联合布局,因为文化的地域性往往是成区块发展的,而且历代以来,我们的行政区划建置沿革有许多纠缠不清的地方。对于仙居,除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还可以挖掘别代的诗词,进一步丰富文化底蕴。
 
  记者:天姥山的所在,历来都有争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争议?
 
  吴蓓:天姥山的所在,历史上有人提出过疑问,主要是史料记载和实地对照有凿枘,或两歧而莫之所归。但是,最大的争议恐怕就在于当下。
 
  这些争议,如果是学术上的,可以用学术的方式来解决。当然,学术的论争很可能是难定一尊的。如果是用于文化建设上的,我主张向双赢的方向去引导,得理者更有文化自信,有可能错传的一方从此也是添了一段佳话。我们看看这座天姥山,再看看那座天姥山,比较一下,不是平添乐趣吗?即便新昌天姥山是错传,我们也要尊重一个事实:它已经被叫“天姥山”几个朝代,这个历史已是无法抹去的。文化之于山水,是一种附丽。山水文化,更要讲究一种德性,因为它开启的是人们的眼界、心胸,是对大自然美好的感受。希望学术上的争辩,留下的是一段山水佳话,而不是恶趣味的竞争。
 
                          据台州日报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