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6年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内容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江苏6万人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贫困学子“开学无忧”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17-08-31   字体:【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8月22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助学贷款要方便学生,确保“应贷尽贷”。目前正值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集中办理高峰期,江苏省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办理情况如何?手续麻不麻烦?有没有烦恼需要解决?记者进行了探访。

  8月23日下午3点多,灌云县向阳乡彭洼村的蒋月和蒋有月姐妹俩来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大学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本及预申请表递给工作人员,两人申请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额度都是8000元。从提交材料到办妥,前后不到20分钟。

  蒋月和蒋有月,一个是复读生,一个是应届毕业生,今年参加高考后分别被南京晓庄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和常熟理工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开心之余不免为学费发愁——她们的父母都是聋哑人,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全家人生计仅靠父亲在外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

  “幸亏有国家助学贷款,要不然,我俩要圆大学梦可就太难了。”蒋有月告诉记者,随大学录取通知书一起寄来的就有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说明。“高考前大概在4月份,我们中学就进行助学贷款预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填申请表,我和姐姐都填了,所以这次办助学贷款就不需要再开证明了,手续齐全办起来特别快。”

  同一天下午,60岁的陡沟乡边庄村村民边学奎和儿子边春雷也来到灌云县学生资助中心办理助学贷款续贷手续。边春雷在南通大学读大三,大四的姐姐在青岛上大学。“爸妈都是道地的农民,家里没什么积蓄,我们姐弟俩上大学几年的学费全靠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小边说,姐姐在外忙实习,自己便和父亲一起来办两人的续贷。“手续更简单,只要带上从学校开的证明和身份证就可以了。”

  8月24日上午10时许,沭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大厅内,十几个学生正有序申办助学贷款。资助中心主任万新刚介绍,县教育局专门租用了青少年广场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作为资助中心大厅,按照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流程,分设材料审核窗口4个、信息录入窗口8个、签订合同窗口4个,工作人员22名。“考虑到申办助学贷款的主要是农村学生,路程较远,资助中心每天早晨8点就开始受理申请,中午不休息,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

  “贷到8000元,加上暑假我在超市打工赚的2000多元,家里再凑一点,学费问题就解决了。”家住沭阳县官墩乡姜洼村的张南,今年刚考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开学就要上初二的妹妹张硕陪她前来申办助学贷款,笑言自己将来上大学也要办助学贷款。因为是单亲家庭,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妈妈打工的收入,“好政策能帮助像我们这样困难家庭的孩子顺利上大学,省得我们到处求人借钱。”妈妈冯爱新由衷地说。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助学贷款办理要方便学生,确保‘应贷尽贷’。几天跑下来,我感到各地做得都不错,没有出现学生贷款不方便及应贷未贷情况。”正在苏北巡查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情况的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虎告诉记者,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和在校生,按学年申请审批,本专科生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20年。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3年为“不还本金、只付利息”的还本宽限期。“国家助学贷款又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助学贷款两种,目前正在办理的就是生源地助学贷款,校园地助学贷款需等开学后在高校办理。”

  江苏省各地生源地助学贷款从8月1日开始,持续到9月30日结束。考虑到各高校开学时间不一,学生资助中心尽最大努力方便学生。去年全省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困难学子共有9.5万人,今年预计10万人左右。到8月24日,全省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新生和在校生已有6万多人。

  “在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过程中也出现了新情况,就是在江苏参加高考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助学贷款问题。”陈虎解释,减速省各地生源地助学贷款历来面向户籍在本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子,经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沟通后明确,凡是在江苏考上大学而户口不在江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一律予以办理。目前,已有4名外省户籍学子分别在溧阳、高淳及南京化工园区学生资助中心成功办理了助学贷款。

  记者了解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除了国家助学贷款,省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措施,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学段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责任编辑:应倩颖】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