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6年 > 两学一做在仙居 > 文件资料 > 内容

习近平: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学习中国   发布时间:2016-07-05   字体:【  

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方能挥洒自如,顺利完成这一鸿篇巨著。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鲜明地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此旗帜引领下,已经走过95年光辉历程,创造出诸多人类奇迹。但是,马克思主义既没有结束真理,也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为我们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指明了获得真理的方法。我们必须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青春与活力,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一、聆听时代声音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意识,其本身就是时代化的,是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于它总是倾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发展规律,同时代共同发展。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而所谓“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是通过回答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不同时代的主题不同、特征不同,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68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立即就以其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牵动着世界革命人民的心魄,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95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优秀中国共产党人,高擎《共产党宣言》的真理火炬,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38年前,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形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为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的理论创新。真理薪火代代相传,艰辛探索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时代步伐密切衔接,只有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才能永葆其生机与活力。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新实践。

  图为: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二、实践上大胆探索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创始人就赋予它与时俱进的品质。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习近平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从实践性看,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变化着的中国实际,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前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则是中国共产党人95年实践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党治国治军经验的总结。如何紧密联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入研究和科学回答这些重大现实问题,并在解答这些重大现实问题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一直是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和吸取历次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正确地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政策,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型革命道路,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革命道路问题,从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初步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在继续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变化,科学分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领中国沿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脉络,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识不断深入。形成了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思想,形成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

  图为: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来到延安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

 

  三、理论上不断突破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经验,不拘泥于已有认识,注重于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注重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揭示,注重于对未知世界的理论探索,注重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高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每次重大的理论飞跃都表现了创造者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理论思维能力。习近平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理论突破的历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部分问题,突破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探索并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之初许多重大理论课题。突破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并回答了在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理论创新不能停顿。只有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扣时代脉搏,直面历史命题,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不断书写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篇章。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多个领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笔新的宝贵财富。中国梦的提出,是一个新命题、新范畴、新概念。这个新命题、新范畴、新概念对我们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进行了老百姓喜爱、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表达和表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最新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继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精神旗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指出:“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 让我们响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领域、新境界,指导我们党的事业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责任编辑:应倩颖】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