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永安随笔 > 内容

皤滩古韵

  发布时间:2021-11-22   字体:【  

 
车子缓缓停下,石头砌成的小径如龙脊一般向前延伸。边上一排排的“玲珑楼”古韵十足。
 
路过陈氏祠堂,只匆匆一眼便令我为之惊叹。里面是一个大四合院,再往里走就是一排木门,与“玲珑楼”不同的是,平添了几分端庄大气之感。家家户户都挂了一盏花灯,老屋在花灯的衬托下,更添古韵。花灯虽是古板的棕榈色,却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如一件件始终熠熠生辉的宝物。
 
我们来到花灯基地参观,花灯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全身没有骨架。原本单调的彩纸上,用绣花针刺出千千万万个针眼,组成各色图案,着实令人惊叹。灯光朦胧的从针眼中透出,顶上彩珠成串,闪着异光。
 
绕过花灯基地走入后院,就是我们制作花灯的地方了。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们就开始用针笔刺图案了。一开始我还兴致盎然,耐心地描刺着图案。渐渐地,我发现这活儿可真累,望着耗费半天时间才完成的这个小小角落,我愈发不耐烦,于是用针笔胡乱刺一通,什么笔直、对点,一律抛掷脑后。当我出去透气时,那一屋子的灯又映入眼帘,我走近细细端详,灯上穿孔如自动排列般整齐方正,细致无比,愧疚感即刻涌上心头。是啊,这一针一眼扎下去的不只是孔,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文化的传承。回去继续时,这密密麻麻的针孔不再死板且令人头昏眼花,而是格外灵动,富有生命,用针刺在蜡板上的不是眼,而是文化与传承。描画——针刺——黏贴,经过一个多小时漫长的制作,总算完工。我揉着酸痛的手臂,望着面前东倒西歪的作品,不得不再次感叹匠人的心灵手巧。
一天的研学结束,走出小径回望皤滩古楼群,那老旧的木头房屋似乎有了一种特殊的韵味。

实验小学 六(4)班 沈朵儿    
指导老师:李斌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