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厅 > 乡镇发布 > 内容

新闻发布会丨我县召开安洲街道第四届杨梅嘉年华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6-19   字体:【  

今天(6月19日)下午

我县召开安

洲街道第四届杨梅嘉年华

新闻发布会

安洲,不光是王温成仙的宝地所在,而且也是“仙梅”的重要产地。杨梅是安洲的金名片,是果农的摇钱树,更是乡村振兴的好推手。杨梅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总计6000多亩,年产量5000余吨。近年来街道坚持把发展杨梅产业作为推动增收的重要方式,通过扶持基地建设、丰富营销渠道、党建引领创建共富工坊等多重手段,全力帮助果农增收,目前种植户人均年增收已经超过10000元。近几年来,街道杨梅对外销售量显著,尤其岭脚村杨梅市场的对外开放更是为当地梅农提供杨梅集中销售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亮点频出,杨梅活动有新意。本次活动以“千年古道马鬃岭 梅好共富助振兴”为主题,现场分为主会场和分会场两个区域,主会场将开展表演、歌舞、表彰、慈善拍卖等活动,“杨梅王”拍卖所得善款将用于村里的助老公益事业;分会场设为共富集市区域,现场设展摊20个(妇联妈妈的味道2个、手工文创杨梅周边等2个、美食摊16个),并设共富后备箱区域,邀请群众参与,形成文创产业区块,吸引年轻人参与。为弘扬“康养仙居”理念,结合马鬃岭古道的千年历史,联合仙居县自行车协会,在活动后程举办寻古马鬃岭自行车爬坡赛,强化安洲特色文化地标。

二、优化布局,杨梅发展有新篇。在各部门支持下,安洲街道投资206万,建成占地3000㎡的岭脚杨梅分拣场一体化服务中心。将杨梅保鲜、真空包装、快递托运等流程进行优化,缩短从枝头到舌头的距离,实现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促进梅农的持续增收。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优化村发展布局是杨梅产业另一新招。我们将以杨梅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马鬃岭古道为纽带,将杨梅产业+旅游休闲+游乐天堂与特色民宿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渗透可感染、旖旎风光可欣赏、农旅采摘可体验、游乐设施可畅玩的农旅游乐型美丽乡村精品线,营造全民共富的“梅”好生活。

疫情之后,大家继2019年以后再次齐聚一堂,以视野聚焦仙梅,以网络传递梅香,以古道承续热情。后续除杨梅节以外,拟打造文农旅一体的特色品牌,以品牌为抓手,以媒体为媒介,使得“杨梅+”模式与媒体网络同向同行,使安洲街道杨梅之路行稳致远。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年。安洲街道杨梅节用“梅”寄托美好明天,真抓实干,持续沸腾,让梅农脸上笑容多起来。用“道”走向康庄大道,让杨梅“出山”更轻松,古道路上再次热闹起来。用“赛”展现创业风采,一路发展,就算遇到艰难险阻,也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以决胜的信念共创“四个仙居”,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安洲力量。

记者问答

问题一:我们都知道杨梅嘉年华已经举办了三届了,这次的杨梅嘉年华有什么亮点吗?

回答:安洲杨梅现已成为独立的品牌,今年是杨梅嘉年华的第四个年头,活动形式也有了创新。

一是与以往的单一舞台表演不同,本次嘉年华主会场进行整体的布局和销售,以展台区与签售区结合,将安州杨梅这张金名片更好地展现在了大家眼前。

二是分会场设为共富集市区域,现场设展摊20个,妇联妈妈的味道2个、手工文创杨梅周边等2个、美食摊16个,并设共富后备箱区域,结合当下新潮,形成文创产业区块,吸引群众参与其中。

三是为弘扬“康养仙居”理念,结合马鬃岭古道的千年历史,联合仙居县自行车协会,在活动后程举办寻古马鬃岭自行车爬坡赛,强化安洲特色文化地标,以强健体魄共同建设“四个仙居”。

问题二:杨梅品质至关重要,请问安洲街道采用了哪些方法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回答:一是强化统防统治,全面实行杨梅病虫害统防统治;通过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技术、统一回收(废弃农药包装袋)、统一督查,使防治技术到位率、防治水平、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得到同步提升,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的利用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常态化开展抽查抽检,以铁的手腕倒闭杨梅质量安全。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借助杨梅协会这一重要载体,常态化召开杨梅种植户劳动力素质培训,邀请县杨梅专家讲解杨梅种植问题。大力推广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做落实农资投入品和田间管理台帐制度。积极利用播音车、海报、倡议书和巾帼先锋等形式,宣传仙居杨梅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家喻户晓,并要求杨梅种植户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三是强化全过程监管。健全杨梅质量安全责任制和杨梅质量监管网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街道-村-梅农三级网格化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推进杨梅护安队建设,在各个杨梅林路口把好关,守住门,常态化巡查,做到杨梅生产全过程监测,生长全透明,监管全覆盖。

问题三:人民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请问安洲街道如何保障舌尖上的”梅“好的呢?

回答:安洲街道为保证质量、加强监管推出“指导前置、监管前移、发证从快”的助农“三步走”套餐。在杨梅树生长、坐果时,街道派出人员对村社的杨梅进行指导并监督。在杨梅成熟采摘后,需要每户提供杨梅样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街道发放每箱杨梅的“身份证”。在发证过程中,为不耽误农户农忙,街道发证工作采取批量发放,在发证后,以抽检形式对杨梅质量进行监督。果子质量保证的同时,我们也采用技术保障来保证品质。岭脚村杨梅市场的杨梅保鲜、真空包装、快速托运等具有高端技术杨梅合作社集聚的地方,这些技术给当地梅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技术试点后,下一步我们将推广到各个村社为杨梅销量保驾护航。

问题四:借着疫情放开后首次杨梅嘉年华的东风,接下来安洲街道如何规划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呢?

回答:一是持续发展“杨梅+”模式。依托十五分钟休闲旅游带,以杨梅生产基地、森林氧吧、民宿产业集聚区、共享农场及休闲乡村景观带为基础,以马鬃岭古道为纽带,将杨梅产业+旅游休闲+游乐天堂与特色民宿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渗透可感染、旖旎风光可欣赏、农旅采摘可体验、游乐设施可畅玩的“杨梅+村社”模式。

二是打造“幸福杨梅园”。摆脱传统的种植+采摘模式,在采摘园方面纵深发展,结合时下热点,建设上山采摘游步道,集观光采摘、网红打卡、宣传推广、杨梅运输于一体,方便游客采摘、拍照,助力岭脚杨梅品牌提升,并为远方来客提供物流服务,无损送达,在家也能享受自己采摘的果实。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10 | 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