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8日)下午
我县召开
仙居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果专题新闻发布会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二十多年来,在浙江不断改革实践,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代表的重要回信,充分肯定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并着眼未来提出了殷切期待。
目前我县已派驻科技特派员 28 人(其中省派 17 人、市派 11 人)、省级团队3个。实现了我县20个乡镇街道全覆盖,主要服务于仙居杨梅、水蜜桃、油茶、茶叶、水稻、中药材等集中主导产业,每位科技特派员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结合当地实际需求,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自编、发放实用技术教材,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向农民讲解致富知识、提供致富信息、传授生产技能、先进实用技术。
从2003年起,科技特派员制度就在仙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实践,二十一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关怀、推动下,在省内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的配合、支持下,先后有300多名教授、专家到仙居担任过科技特派员,为仙居经济社会发展尽心尽力,也取得一系列成果,主要在3方面。一是助力乡镇发展规划,构建产业发展新态势。科技特派员派驻乡镇期间,帮助乡镇制订生态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引导农民进行开发性生产,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并开展跨区域联合服务,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二是深植杨梅特色产业,夯实富农增收基础。二十多年来,各位科技特派员深耕仙居杨梅产业,对杨梅树发病与栽培管理情况进行“问诊把脉”,在推广杨梅健康栽培、开发无人机用药防控病虫害、杨梅抗旱抗高温指导等方面,为梅农提供更加系统的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促进了杨梅增收。三是注重技术培训和咨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技服务、支教服务和培训服务。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开发项目274项,推广新技术100余项,引进新品种180余个,培训农民5.4万人次,发放资料4.6万余份,极大地丰富了农户实用技能。
下一步,仙居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指示精神,强化政策保障和要素保障,推动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以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我县农业科技特派员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创新发展,2022年10月,我县制定出台了《仙居县农业科技特派员“六个一”活动方案》。通过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落地一批项目、结对一批企业、培养一批人才、帮扶一片区域、组建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创建一个以上的产业联盟,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踏进乡间地头,扎实开展技术指导、产业帮扶、成果转化、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十一年来,各科技特派员为派驻乡镇做了大量的科技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技服务。主要包括:帮助指导制定产业规划,根据入驻乡镇的实际,帮助制订落实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规划及计划;开展科研项目攻关,以科技项目为主抓手,攻克农业产业发展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开启了一扇扇致富之门,受到了驻地乡镇和广大农民朋友的广泛赞誉,科技特派员已完全融入到了仙居“共富”的创业洪流之中。
科技特派员在派驻乡镇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技服务、支教服务和培训服务,把扶持发展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以传统产业升级、新兴特色产业扩大规模为依托,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抓农产品流通,提高现代化农业产品销售。如虞方伯老师为横溪镇带来的农副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双轨模式,帮助企业在2023年实现销售额1300余万元,同比增加344.52%。
二十多年来,各位科技特派员深耕仙居杨梅产业,建立了8个杨梅产业示范基地,涉及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品种更新、品质提升、生产技术等,有力促进了仙居杨梅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如浙江大学吴良欢老师在广度乡研发的高山杨梅种植技术,成功将杨梅成熟期从半个月延长到50天,错开了高山杨梅与普通杨梅的销售期,有效提升了仙居杨梅的品牌价值。截至目前,仙居杨梅种植面积达14.7万亩,鲜果产值12.3亿元,全产业链产值45亿元,促进梅农户均增收3.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