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7日)下午
我县召开
打造“增值化”执法新生态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仙居县以执法机关效能建设为牵引,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化执法模式,针对执法检查中频次高、商户审批手续繁琐、群众办事远办事难、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等堵点、难点,将严格执法与精准服务紧密结合,全面推动执法端口前移、执法服务前倾、执法宣传前置,打造“增值化”执法新生态,努力实现行政执法效能最大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最小化、为民服务效益最优化。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开展“综合查一次”,助力企业“稳发展”。我们以“精准监管、无事不扰”为导向,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将市监、应急、消防等执法力量进行整合,对检查周期、检查方式、监管事项等进行压缩,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今年以来共完成“综合查一次”497户次,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达52.51%。同时,我们健全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根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针对安全生产、中高考禁噪等社会关注问题,我们对工地、餐饮等企业的检查清单再细化、在梳理、再补充,扩大检查覆盖面,减少检查频次。2024年以来,累计减少涉企检查频次295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减负赋能”。
二是推出“城小二”制度,助力街区“办实事”。在建强建好执法队伍的探索中,我们坚持党建引领,走好“群众路线”,试点推出“城小二”制度。组织各执法中队联合市政园林、广告、小区物业、城管科等业务科室,将许可证办理、广告审批、燃气审批等一并列入代办事项清单,组织党员干部上门代办、集成服务,协助群众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在开展代办服务中,既要求执法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又要结合服务承诺制,遵循“急事急办、缓事快办、随时代理、限期办结”的原则,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跑出服务“加速度”。截至目前,在册“城小二”共计45人,累计上门服务商户2600余户,代办各类事项580余件。
三是推进“最多跑一次”,助力群众“解难题”。针对群众日常办事中出现的难点、堵点,我们对办理工作进行调整。一方面,聚焦窗口办理的高频事项,细分办事情形、明晰办理流程,另一方面,整理相关流程,出具书面化标准化的办事指南,并通过宣传途径发布,以纾解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等问题。2024年以来,共办件260件,其中即办率、一网通办率均为100%,实现了办事“轻松跑”、数据“全程跑”。拓展“网络办”、“掌上办”,大力推广“浙里办”APP应用等,实现部门政务服务事项100%网办掌办。同时,将排水许可证等高频事项下放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并制定用气报装“120”标准(即办理时间1天、办理手续2个、办理材料0份),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就近办”“马上办”。
答:根据乡镇(街道)发展水平和差异化特色化实际,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为原则,对我县的20个乡镇(街道)采取“7赋权+13辐射”的方式实施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在三个街道、三个中心镇和官路镇开展赋权模式,成立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由镇长(主任)兼任;常务副队长由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副书记或常务副镇长(常务副主任)兼任,副队长由分管行政执法工作的副镇长(副主任)、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兼任。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镇(街道)人员,按照镇(街道)在编的5%,且拥有行政执法证的人员。第二部分是综合执法、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下沉人员。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由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和统筹调度,中心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确定执法组联系被辐射乡镇。被辐射乡镇日常执法按照“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模式,由辐射乡镇联系中心镇(街道)综合执法队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置。截止目前我县赋权镇(街道)累计办理处罚案件1945件。
答:一是全面推行“行政行为码”亮码检查,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检查时,通过出示“电子执法证”表明身份,展示“行政行为码”,告知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推动检查活动线上留痕;被检查对象通过扫码,知晓此次检查的任务名称以及谁来查、查什么、有什么问题等内容,能够及时了解对应的执法事项信息,并进行监督评价,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对行政执法的获得感,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推行“亮码检查”工作以来,全县已开展行政“亮码”检查1065次。
二是加快推进综合执法领域行政案件“简案快办”模式,通过繁简分流、优化办案流程、数字赋能等措施,既释放了基层执法力量,又优化了营商环境,助推基层执法办案提质增效。目前,我县完成“简案快办”案件30余起,“简案快办”案件平均办结时间控制在1天,办理用时相较传统案件提速四倍,最快的可以达到50分钟办结。
三是推广“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利用“大综合一体化”数字运用平台,聚焦安全生产、物业小区等社会关注问题,常态化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监管,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难题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政府执法监管职能全面履行,基本实现有人管、管得好、管到位。
答:改革让群众从原来的“到处找部门”变为“找一个政府”。截至目前,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达1422项,占全县执法事项的27.08%,涵盖的执法领域达25个方面,群众为一件事跑多个部门的情况大为减少。改革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处罚事项赋权给基层,赋予乡镇(街道)的一定的行政处罚权,让基层能直接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有效破解了基层“看得到,管不着”的难题,切实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