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仙居新闻 > 内容

杨森毫:戎马生涯只为家国

仙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12-29   字体:【  

记者来到横溪镇后山根村,抗美援朝老战士杨森毫正坐在离家不远的溪边桥头等待。战争时留下的腿伤时常在阴雨天气折磨他,除此之外,这位即将迎来93周岁生日的老人耳聪目明、精神矍铄。

杨森毫拄着拐杖引记者一行人到家中坐下,他的老伴已将细心收藏的别满勋章的老式军装和记有大功三次、小功两次的复员证等取了出来。记者翻阅着荣誉证书和绶带,杨老将战争往事娓娓道来。

少年从军

1928年1月,杨森毫出生于仙居横溪。幼年时,他的父亲过世,不久母亲改嫁,留下兄弟三人。为了生计,杨森毫前往金华投奔在地主家当长工的亲戚,平时给地主放牛,并接送地主家的孩子上学。

一天下午,在接地主的女儿放学的路上,17岁的杨森毫遇见了几位气宇不凡的青年。闲聊中,对方得知他身世坎坷、生活困苦,便问他愿不愿意跟他们走。

这次改变命运的会面,杨老至今印象深刻。他比划着还原当天的情景:“你做阿谢?(你们是做什么的?)”

“打日本人!”原来,这几名青年是与部队暂时走散的新四军战士。少年没有太多犹豫,便决定了去向。与新四军部队会合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杨森毫上战场对敌作战。

1947年,新四军番号撤销,杨森毫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9军116师236团的一名战士。1948年9月,杨森毫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中,杨森毫屡立奇功,也多次负伤。

1948年,杨森毫所在部队奉命保卫四平。他英勇作战,抓获了许多俘虏,被军部记大功一次。辽沈战役中,杨森毫与战友合作炸毁敌军碉堡,成功为部队冲锋开路,再记大功一次。在解放沈阳的一场战役中,他的头部被刺刀刺伤,还被弹片划破了一道口子。平津战役中,他的脚踝被刺刀刺中。解放天津时,为了保护营长,杨森毫的腿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血流如注。淮海战役中,杨森毫跟随部队一路打到广西,期间又立大功一次……

首批入朝

1950年,杨森毫所在部队原本准备从广西前往福建参加水兵训练。得知朝鲜战争爆发,杨森毫写信向上级请战。

信的具体内容杨森毫已记不清楚,只记得自己用朴实的语言陈述了当时的想法:“我从小生活贫苦,现在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和平日子就要来了。如果敌人打过鸭绿江,我们又要陷入水深火热。横竖都是死,我宁愿死在战场上!”

就这样,杨森毫成为首批进入朝鲜参战的志愿军战士之一。

入朝之初,由于语言不通,与边境的朝鲜军民沟通十分不畅。比起边摸索边学习的几句朝鲜语,杨森毫印象更深刻的是自己早早学会的一句英语,意为“缴枪不杀”。“这是与美国士兵短兵相接时,劝他们投降用的。”

提前学会这句英语,与杨森毫参加解放战争的经历有关。“我们解放军作战抓获国民党的俘虏时,遵循‘缴枪不杀’的原则。愿意加入我军的留下,不愿继续作战想回老家的,发给他们一些干粮和路费。有的国民党士兵很感激解放军,回乡的路上还劝降了其他战友。”

在朝鲜作战时,美军拥有坦克、装甲车、火炮等重型武器,敌我双方军备差距悬殊。但是,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灵活的作战方式,担任3营7连5班班长的杨森毫带领战士们取得了无数次胜利。

“白天,敌机在空中到处侦查、频繁轰炸。我和战友们隐蔽在山洞、防空洞、坑道里,多观察地形和敌情,不主动出击。除非敌人靠近了,我们才冲出去迅速作战,不恋战、不追击,打完迅速撤离,重新找掩体隐蔽。我们携带的手榴弹数量不多,十分宝贵。几次作战后我就找准了规律,敌人靠近山洞口一定距离时,才指挥战士们投掷手榴弹,避免过早警醒敌人和浪费弹药。夜晚,部队趁着夜色行军,突击沿途的敌人……”杨森毫回忆,“这样的近身作战几乎每天都有发生,大大小小与敌人打了成百上千场。战友们英勇无比,把生死抛在脑后……”

双方交战时,遇上投降的敌人,杨森毫和战友们不会杀害。“但是武器必须收缴,轻便的我们带着行军,带不走的重型武器就地焚毁。否则,他们在逃窜的路上,枪炮会对准我们的同胞。”

光荣负伤

天寒地冻的战场和物资短缺的困境,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峻的考验。

杨森毫回忆:“由于敌军不断轰炸,道路被阻断,粮食、棉衣、武器等物资无法运送到前线。朝鲜的冬天,气温低到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又吃不上热食,不少战士在行军途中被冻死、饿死……”

他带领的队伍一路打了许多胜仗,依靠抢夺敌人的武器,不断充实弹药。“为了御寒,我们在雪地里从战死的敌军身上扒过棉服。这些衣服冻得发硬,像冰棍一样,捂暖一些才能套在身上保暖。为了防止作战时敌我不分,我们总是反着穿。相比弹药和衣物,吃食是最大的难题。生火会暴露位置,我们一路上生吃朝鲜老乡给的高粱和粟米果腹。很多时候,连生食也吃不上……”          

1953年,在一次战斗中,杨森毫和战友们遇上了美军坦克。打头阵的战友用手榴弹击中了第一辆坦克上的敌人,杨森毫紧随其后,英勇地炸毁了第二辆坦克。此时,敌军发动猛烈的反攻,炮火如雨点般密集地袭来,打头阵的战友在杨森毫的面前牺牲,而他也被坦克炮弹击中,滚落到一旁的水沟里,捡回一条命。

杨森毫被卫生兵运送至后方,由于伤势过重,当地医疗条件简陋无法救治,他被护送回国。后在大连得到一名苏联医生救治,保住了右腿,却落下终身残疾,至今仍有弹片以及钢板置于右腿中无法取出。

由于腿伤严重,杨森毫无法重返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被记两次小功。“如果不是身体状况不允许,我会和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直到战争结束。我在朝鲜战场,肯定还能立大功!”杨老笃定地告诉记者。

复员回乡

1953年,杨森毫带着记有大功三次、小功两次以及二级伤残的复员证回到仙居。

作为一名战功显赫的复员军人,仙居县委对他十分重视,准备将他安排在县城工作。杨森毫考虑到小时候读书少,没有文化,唯恐难以胜任工作会给其他人添麻烦,于是婉言谢绝。

回到横溪老家后,他被安置在食品站当屠宰员、收税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后来,因为腿伤时常发作,屠宰工作干不了了,他便回家当农民,过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

杨森毫鲜少向乡邻提起自己参军作战的光荣经历,村民们也不知道身边有这样一位保家卫国的功臣。但是没过多久,当地党组织发现了杨森毫身上有一股做事不服输的军人作风,便任命他为后山根村党支部书记。

杨森毫上任后,竭尽全力带领村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村里人多地少,他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的同时,将村庄外的溪滩地开垦成良田。在任七年间,他共为村里增加了30多亩土地。

杨森毫家人口较多,一家人依靠他微薄的收入支撑,生活并不宽裕。但是,只要村集体有需要,他总是慷慨解囊,出钱出力。

199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修建下岸水库。后山根村响应号召,发动村民捐款。杨森毫按规定缴纳了家中每口人60元的捐款后,又额外捐了1000元,其中的一部分还是他向别人借来的。此外,无论是造桥、铺路、修凉亭,还是造大会堂、建小学,500元、1000元、3000元,捐助的次数多得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如今,儿孙都已离家,杨森毫和老伴在老宅里互相照应,二老仍旧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由于腿疾无法走远,杨老日常的活动,就是坐着一辆手摇的轮椅车在村子里屋前屋后地逛逛。这辆轮椅车的背后写着“全国关爱功臣活动”的字样。“家里还有两把全新的轮椅,都是县民政局等部门关心我,送来的。”杨老微笑着告诉记者。

11月中旬,仙居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9位抗美援朝老兵代表及其家人到影院观看抗美援朝影片《金刚川》。杨森毫感慨地说:“抗美援朝时,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战友牺牲。他们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的战场上。我活着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很幸运。这些年,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我们。和平的日子,我很珍惜。”         陈洪晨  张光剑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责任编辑:郑燕睆】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