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居文苑 > 尹健玲作品 > 柯九思

第三章 良师益友

第一节  大师赵孟頫

  “学而优则仕”美梦的破产,给江南文人以极大的打击,据说王冕科举落第后,满怀愤郁,把过去为考科举所作的文章烧毁掉,表示永绝仕途的决心。他寄给九思一首《自感》诗中说:“长大怀刚肠,明学循良图。石画决自必,不以迂腐拘。愿秉忠义心,致君尚唐虞。欲使天下民,还淳洗嚣虚。声诗勒金石,以显父母誉。此志竞萧条,衣冠混泥涂。蹭蹬三十秋,靡靡如蠹鱼。归耕无寸田,归牧无尺刍 。羁逆泛萍梗,望云空叹吁。”

  柯九思同样心情懮闷,他向父母提出:要外出游学,增长知识。父母当时都是快奔七十的人了,不希望九思远游,他们劝他道:你生长在江南,杭州也是四方才士云集之地,适合你读书修学做学问,干吗要远游呢?

  九思说:“京师大都是本朝的政治中心,那里肯定有儒士们的用武之地,再说,我的老师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被朝廷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我去投奔他,你们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父母见他如此,便知多说无益,就让儿媳为九思准备盘缠与行装,那姚氏虽然心中万分不舍,但为了夫君的前程和意愿,也强作欢颜,前去忙碌。

  名满天下的赵孟頫,他的书法和绘画成就,开创了元代的新画风,他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从五岁起,就开始学书从不间歇,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 、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他的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时称他的书法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列为楷书的“四大家”。

  柯九思有幸拜在赵大师门下,那是十多年前的事,西湖边的一次文人聚会,显现了九思的天资和机敏,赵孟頫 很喜欢他,让他来家玩时,常指点他一二。那时因为小,对临摹颜、柳、欧、赵四大家的墨宝,不懂涵义,只知道反复仿写,临写和默写。赵大师的指点,就从最简单的一横起步,他教他要掌握逆锋起笔,欲横先竖,中锋行笔和回峰收笔,这简简单单的一横,就有四句口诀要领。此后,随着日渐长大,九思对各种笔法的起笔、行笔、收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折锋、方笔、圆笔、提笔、按笔都有所领会,觉得书法的确是一种艺术创作,是玄妙而艰深的。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靠手执毛笔的灵活运动和水墨的丰富表达,让人感到:笔是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是一种情感、情绪的发泄;书法作品能把作者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因此,通常有人评价“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之说了。

  赵大师本人的书法是初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后学宋高宗赵构,然后深研钟繇 、褚遂良和李北海诸家,在书法上以晋人书风为尚。他的独立高标,给元朝书坛带来了崇古 扬新的潮流,他提出了“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著名理论。他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 ;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在临写古人法贴上,他指点九思:“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老师的教诲,柯九思觉得得益匪浅。

第二节  书画同源

  这一天,柯九思与好友朱德润到老师家谈诗论画,老师突然问:九思,你还记得你少年时那句‘春雨打雷后,冒出老龙孙’的诗吗?

  九思说:“老师,那时我年少不懂事,不知天高地厚呢。”

  “嗨,那叫才气!是才情的自然流露。那时,我就看出来,你在这方面颇有天赋。哦,一晃二十年过去,今天,你再以当年的诗境作一幅画,大家来切磋、切磋。”

  九思马上铺展开宣纸,以淡墨挥扫,手腕抖动,整整斜斜,浓墨点点,一支墨竹,在怪石和枯木中,跃然而出。

  赵孟頫 的长子赵雍在旁抚掌大笑:“好!敬仲,你这一画就如古人说得‘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九思一边用墨,一边说:“时过境迁,我把小时候那首诗修饰一下”,他朗朗念来:“生意满孤根,香凝粉节痕。惊看雷雨夕,化作老龙孙。”

  赵孟頫  说:“好一首五绝小诗,好一帧墨竹图,看你以淡墨挥扫,浓墨为面之法,就知你师从文同。竹身似屈竹节直,看来你下了不少的功夫。”

  九思说:“我临摩了几百遍,才略懂一、二。老师我学着用书法入画,竹干用弯曲圆转的篆法来写,枝条用草书法写之,竹叶用八分法,根据意境与逸气来铺布伸展。枯木,以饱笔沾墨,圆笔中锋,如屋漏痕,一笔涂之 。石块以侧笔出笔,一边毛,一边光,来显示山石的离披错落,使之圆劲浑厚、具有空间及体积感。”

  赵孟頫 说:“噢,这叫书画同源、贵在笔法。来,来、来,我给你这帧墨竹图题个跋。”

  九思高兴地让出位置,恭恭敬敬地磨好墨,赵大师一挥而就写下七绝一首,并署名和记事:

  题柯九思墨竹图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须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柯九思善写竹石,尝自谓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金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水精宫道人

  朱德润恭恭敬敬地说:“赵大师真是画龙点睛之说,把敬仲兄的作画方法提升到理论高度,‘书画同源’,归纳了我们文人画长期没有总结的特点,从今往后,我们就有了新起点。”

第三节  初涉皇庭

  大师赵孟頫, 晚年名声显赫,时时在皇帝左右活动。元仁宗知道他因为年老畏寒不能早起时,就赐给他貂皮的大衣,让他保暖。当有人对皇上的青睐有异议时,皇上却说:“文学之士,世所难得,如唐李白、宋苏轼,姓名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赵子昂,与古人何异;帝王苗裔,一也;状貌欹    丽,二也,博学多闻知,三也;操履纯正,四也,文词高古,五也,书画绝伦,六也,旁通佛老者,造诣玄微,七也。”
皇上的宠信与推崇,使得许多政治地位较高的北方书画家如高克恭、康里子山、李仲宾等都与赵孟頫 有密切交往,而年轻学子柯九思、朱德润等人经赵孟頫的推荐,来到皇太子硕德八刺的身边,朱德润任国史院编修、柯九思则以说书事,为皇太子讲说四书五经等孔孟之道。

  在九思看来,仁宗皇帝通晓儒术,熟知佛教“明心见性”之理,为人和蔼,对近臣贵戚以礼相待,也不沉溺酒色。又罢土木工程百余处,又禁诸王、大臣营造私第,精简禁卫,这位元朝的第四位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好皇帝。

  皇太子硕德八刺,从小随 父亲生长在河南怀州,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都深受汉族儒家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汉族封建文化素养。他对跟随左右的柯九思和朱德润说:“为了治国安邦,皇上确定以儒家的伦理纲常作为统治思想,要蒙古族大臣了解和掌握儒学要旨和政治。在延祐四年(1317),下令将《大学衍义》全部译成蒙古语,赐给朝臣。”

  九思点头称道:“这部书是在江浙行省刊印,我见到过。”

  皇太子又说:“皇上以仁慈御天下,庶绩顺成,四海清晏。只是近来有些倦于政事,对我期望颇重,怎生是好呢?”

  朱德涧说:“太子真是至诚至孝。身为皇嗣您那么勤勉地学习治国理事才能,就是对皇上最大的安慰。皇上现在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倦政之事,自会有臣子劝谏,皇太子不必多虑。”

  皇太子手捧《贞观政要》,颔首无语。

第四节  慈父仙逝

  九思爱画竹,既有天性使然,又有很大因素是父亲的教诲,父亲相貌刚正严肃,但胸怀慈爱,不论是对家人,对民众都有浓浓的爱心。九思记得延祐六年(1319)二月,父亲为集贤学士李衎所写的竹谱作序。李衎当时是继文同之后最著名的画竹能手,他游历东南,出使外国,所到之处,深入竹乡,穷诹熟察,又经焦心苦思,参订比拟,著下《竹谱》。九思记得父亲在序中一开头就说:“草木之族,唯竹最盛,亦惟竹之得于天者最清。族之盛,故爱竹者喜之为谱;族 之清,故知竹者工为之画。”还有一些名言警句,是九思从小耳提面命,愈长大愈铭刻胸中的,比如“君子于竹比德焉,彼可谱可画,竹之形色种类也。非谱与画所能尽,则竹之德也。”竹心虚,用其虚以应物;竹性直,用其直以养气,竹性贞,用其贞以当大任。”

  父亲就是这样教九思学画做人,也是他自己行志做事的标准。

  他在山阴做官,明刑慎罚以仁厚 恤下,查验狱状,平反多人。

  他初任儒学提举时,学校颓废,士风不振,他心急发焚,废寝忘食想办法,打报告再三要求行省官员上奏朝延,批给学田以修校舍,终于得到天恩批准。

  他奉命到台州赈灾时,公款不够,就苦口婆心地劝当地富户出粮出钱施赈,以致领郡灾民流入台州也能得到救济。当上级官员想要借走台州富室的钱财,想中饱私囊时,他断然拒绝,并揭发其奸,确保台州一郡能平安度过灾荒。百姓们都赞他菩萨心肠。

  正当柯九思与朱德润跟随英气逼人的皇太子踌躇满志地想干一番事业时,一封家书使柯九思的热血霎时降到冰点,慈父柯谦于延祐六年十一月三十日辞世,享年六十九岁。

  九思无声地流泪,泪水洒满了衣襟,朱德润见九思神色不对,过来一瞧,扶住九思的肩说:“伯父仙逝了,敬仲兄,你要节哀呀。”

  九思“哇”地哭出声,呜咽地说:“30年的父子情,父亲给我那么多的爱,待我如师如友,而我很少为父母着想,为父母尽孝,现在想起来真痛心哪!”

  “丧父之痛,自然是痛彻五腑,但你是伯父唯一的儿子,你要忍住悲痛,镇静一下,考虑怎样料理后事。”

  “我想给皇太子留一辞呈,然后星夜赶回杭州。”柯九思泪眼朦胧地说。

  “这里的事留给我,你放心去吧,回去给我上注香,代我向老人家致哀。”

  父亲的丧事大体料理落定,九思在想父亲的墓志铭应请一位既了解父亲生平,志趣相投,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来撰写。

  至治元年(1321)元旦刚过,为了过好元宵佳节,新皇帝英宗(硕德八刺)想破例在宫廷中张灯结彩,好好消遣一下,此事被礼部尚书兼参议中书省事张养浩知道,他马上递上奏疏,阻止此事。英宗大怒:“区区小事,也来谏阻,难道做主子的只可日日愁劳,连一天消遣也不行吗?”

  宰相说:“孔子说为君难,为君有什么难?只因一举一动,史官必书。张灯虽是小事,但一夜消遣,千载遗传,日后,继承者以此为借口,以致纵欲败度,皇上可要明察!”英宗转怒为喜,不但同意所奏,又诏赐张养浩尚服金织币1枚,帛1匹以彰其忠直。

  柯九思听到此事后,眼睛一亮。对,父亲的墓志铭应该请张养浩来写,父亲与张养浩两人有一共同之处,就是以救荒为已任,相互引为知已,况且张养浩不仅是自己的一门远亲,而且是一位学问文采高深、了解父亲生平事迹的长者。

  柯九思决定登门拜访并求之墨宝。

  张养浩欣然接受,为柯谦作画像赞曰:“端肃其貌,潇洒其襟,宾兴胄监,历官翰林,讲经筵而明理道,修国史而贯古今。先生之绩,清玉堂之宦心,先生之学为士林之所钦” 然后,一挥而就,写成《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柯君墓志铭》。

  落款是:嘉议大夫参议中书省事张养浩谨撰。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14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由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橘子红了信息科技 提供仙居新闻网的网站系统开发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