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居文苑 > 陆原作品集 > 人文仙居

文以化人喜读书

按照地域文化特征去分析,通常认为山地民众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一定会造成文化教育的落后,人们一定不重视教育,认为城乡一定是,读书人稀少,文盲满村跑。

几千年来,仙居不但打破了这一地域文化发展的常规,而且还取得使人刮目相看的辉煌。有据为证,台州九个县市区,历史上最早考取进士的是土生土长的仙居人项斯,现今所存台州人最早的第一篇儒学文章,作者是土长土长的仙居人孙郃。
台州人科举及第,发轫于唐代。唐代三百年,台州考中进士的只有两人,令仙居人骄傲的是,这两名进士都是仙居人。

唐会昌四年(844),仙居项斯登进士第,《全唐诗》收录项斯诗98首。《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说项”一词,其典故缘自项斯。项斯的诗,格调清奇,其诗才名闻唐朝首都长安,国子祭酒、大诗人杨敬之对项斯的诗和人品赞赏不已,赠诗云:“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此后,杨敬之真的逢人便极力宣传项斯的人品文才。后人用“说项”一词谓为替人说好话,推荐人才。

唐乾宁四年(897),仙居孙合阝登进士第。他的《春秋无贤臣论》被谓为台州儒学的开山之作,此文被收入《全唐文》。孙合阝博学多才,崇敬孟子,有韩愈文风,官至右拾遗。

从唐至清代,台州共考取进士1091人,仙居就高达217人。

几千年来,仙居交通的确不便,主要以永安溪水路为交通枢纽,经济也不发达,但是民众对教育十分重视。无论城乡,宗族、乡绅、学士兴办书院学馆,蔚然成风。宋代的桐江书院、上蔡书院、桐林书院、冲庵书院,元代的安洲书院、葆真书院,明代的蓼溪书院,清代的秀溪书院、春风书院、安洲书院、承先书院、崇正书院、丽正书院、蒙正书院、经正书院、居正书院、养正书院、启正书院、诚正书院等都负盛名。
桐江书院,大理学家朱熹亲笔为其题写院名,据传朱熹也曾送儿子在桐江书院求学。桐江书院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经七百多年。

冲庵书院,由一儒学名士创办,宋理宗皇帝亲笔为该书院题写匾额。冲庵书院延续也仅七百年。

安洲书院,由元初隐居诗人翁森创办,鼎盛时学生多达八百余人。

唐至清代,仙居的社学和义塾,更是遍布城乡。

仙居好学之风千年不衰。读书的人多了,科举及第之人也必然居多。

如今,仙居好学之风更盛。

“苦千苦万,不能苦了孩子长大;误千误万,不能误了孩子学话。”(“学话”,当地百姓泛指读书学习)这则仙居民谣,充分反映了仙居老百姓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仙居每个家庭,目前最大的投资便是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可谓不惜血本。为了子女的读书,各位父母宁愿不改善住房条件,宁愿自己生活清苦一点,也要供子女上好的学校,让子女吃好穿暖读好书。

居住在偏远山区的百姓,为了子女的读书,从小学开始便送子女到乡镇所在地的学校读书,有的干脆送到县城所在地的学校求学。为了照顾年幼子女的生活起居,父母们“背井离乡”租了房子陪读。仙居陪读的父母蔚为大观,他们是一族特别能吃苦的群体。男的,为当地人种田,帮建筑工地的老板打工,当清洁工扫大街,每月挣二三百元钱维持最低生活水准。女的,摆个小吃摊,做点小吃生意,或到工艺品厂打工,挣点钱给孩子交学费。他们不怕苦和累,只怕子女读不好书。他们最大的快乐是看到每学期孩子们成绩单上的好成绩。

仙居百姓,崇尚文化,崇尚知识,他们认为读书使人懂礼仪,知廉耻,讲信用,明忠孝;他们认为只有拥有文化知识,才能安身立命,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认为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是一个“废人”。

仙居百姓深深懂得“文能化人”。因此,仙居的崇文尚学之风,数千年来独树一帜,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文化壮歌。

( 此文刊发在《台州晚报》“人文专刊”)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14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由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橘子红了信息科技 提供仙居新闻网的网站系统开发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