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城,积淀了千年的神韵;纤纤十指,翻转出百世的瑰丽。

历史人文
仙居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东晋永和3年(公元347年)立县,名乐安。五代吴越宝正五年(公元 930年),改名永安县。宋真宗景德4年(公元1007年)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仙居",意 为"仙人居住的地方"。仙居历代人才辈出,有晚唐著名诗人项斯、宋代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作者陈仁玉、 元代诗书画三绝的大书画家柯九思、明代勇斗严嵩的左都御史吴时来等人。

文物古迹
仙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距今9000多年的下汤文化遗址、国内八大奇文之———蝌蚪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皤濉古 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高迁古村、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古越族岩画群、南峰塔和福应山塔、宋大理学家朱熹曾送 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等,文物古迹不胜枚举。仙居还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沧海桑田"、"东海扬尘"、"逢人说 项"等成语典故的发生地。

民间艺术
仙居民间文化艺术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个(仙居花灯、彩石镶嵌、九狮图),省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个。1996年,针刺无骨花灯参加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品博览会",荣膺金奖;2008年11月, 仙居县以其独特的针刺无骨花灯工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佛道文化
仙居佛、道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始建于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的石头禅院(大兴寺) 是江南最古老的寺院,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与河南白马寺建于同一时期。寺旁摩崖石刻大"佛"字,是国内现存最早 、最大的单体摩崖阴刻魏体"佛"字。被列为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的括苍洞,系中国道教南宗修炼要地。东汉以来,曾有 徐来勒、王远、左慈、葛玄、蔡经等十多位真人在此修道。唐宋时期,曾有六代帝王分别对括苍洞赐名赐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