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视野 > 内容

深刻理解和把握绿色经济的科学内涵

仙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1-12   字体:【  

  中共仙居县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是我县在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县委书记林虹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开创绿色发展新境界 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区 为建设繁荣幸福的中国山水画城市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审时度势,深刻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站在人类文明形态不断朝着生态文明社会演进的时代前沿,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仙居绿色发展战略路径和壮丽前景。《报告》在论述今后五年经济建设主要任务时强调“突出创新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更高质量绿色经济”,指明了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深刻理解和把握“绿色经济”的科学内涵,是“打造更高质量绿色经济”的重要前提。
 
  据我国学者考证,“绿色经济”一词最早见于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1989年出版的第一本小册子《绿色经济的蓝图》(后称“蓝图1”)的书名中。其后,直到1995年出版“蓝图4”,皮尔斯也没有对绿色经济做出界定。目前,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国内对绿色经济(或称生态文明经济)内涵有如下几种认识:
 
  福建农林大学原副校长张春霞在《绿色经济发展研究》第2版(2008年)一书中立足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基点,认为:“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节约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必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力求兼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叶在《绿色经济》(2010年)一书中,侧重从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对绿色经济作出界定。他认为:“在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中,不对人与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或者这种影响可以小到人与环境允许的程度的经济活动,可称之为绿色经济。”。
 
  福建师大廖福霖教授在专著《生态文明经济研究》(2010年)中从生态文明经济基础的视野给出界定:“生态文明经济是指:生态文明各种经济形态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经济系统。它是经济发展理念、机制、技术、管理和市场相配合的综合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它是能够从内生力量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和最优化,实现包容性增长,从而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需求,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它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是生态生产力的主要表现形态。”
 
  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刘思华在高红贵 著《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2015年)序言中,对目前日渐盛行的“半绿色经济论”和“伪绿色经济发展论”进行了有力批判,并对绿色经济作了重新定位:“现在我们可以将绿色经济的科学内涵和外延表述为: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自然生态健康和人体生态健康为终极目的,以提高经济社会福址和自然生态福址为本质特征,以绿色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宗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并取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经济。因此,发展绿色经济是广义的,不仅是指广义的生态产业即绿色产业,而且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碳汇经济以及其他节约能源资源与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经济等。”这是迄今为止对绿色经济内涵较为全面系统的界定。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七个维度理解和把握绿色经济的科学内涵:
 
  第一,在世界观与发展观维度上,绿色经济遵循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原理,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把自然、人、社会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的生态学世界观基础上。生态学世界观吸收了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人和自然都是人类生态系统这一共同体的不同单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兴则人类兴,自然灭则人类亡,这是一种全面反映人现自然之间真实关系的哲学观。就发展观而言,人类在自然界中处于何种地位,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各种发展观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观是以人和自然相对立的“二元论”为指导的黑色发展观,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危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是以征服、掠夺自然为特征的人类中心主义进入死胡同后,人类新的觉醒所作出的理性选择,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这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真理在改造世界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是发展观和思维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其实质是人类文明形态由工业文明黑色经济向生态文明(绿色文明)的超越与升华。
 
  第二,在价值取向和终极目的维度上,绿色经济追求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是人类生态智慧、生存智慧和发展经济智慧的升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址,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色经济是我们把人和自然都是发展的终极目的这一双重价值取向理论运用到经济建设中来,在追求扩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利益空间的同时,追求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优化,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理想境界。因此 ,绿色化(生态化)“既是为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包括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是为了满足非人类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非人类生物的生存利益和地球生物圈的整体利益。”(刘思华 著 《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2月)它不但融贯“新四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各方面与全过程,而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精髓,绿色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新发展理念中处于基础性要素的地位,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起到浸染社会的价值底色的作用。
 
  第三,在运行形式与机理维度上,绿色经济把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纳入经济发展的框架内,将经济系统置于人类自然生态这一大系统的整体中,使自然物质在人类自然生态大系统中形成闭合的循环。这表现在:一是通过绿色生产即发展生态、环保、低碳和物质循环利用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作为产业革命及其产业调整的实质与方向。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意义上,绿色化生产方式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文化和生态产品。二是通过绿色消费节约资源的耗费,同时也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绿色化积极提倡人类选择低碳、环保和有节制的生活。人类欲望和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性的尖锐矛盾及其引发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危机,逼迫我们反对奢侈浪费和炫耀式消费,倡导科学、合理和节俭的生活模式。从根本上说,倡导绿色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与更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三是通过绿色营销促进绿色经济的顺利进行,从而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对自然物质进行经济的循环利用。四是通过绿色市场把经济活动对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纳入市场体系与框架中,解决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问题。
 
  第四,在经济系统结构与经济网络维度上,绿色经济网络这个大系统可分为点型绿色经济子系统、片型绿色经济子系统、线型绿色经济子系统和面型绿色经济子系统。点型绿色经济子系统(简称绿色经济点)是绿色经济网络的最基本层次、单元和节点,主要是指生产绿色产品和和向绿色化转型的企业,是绿色经济的微观基础。片型绿色经济子系统(简称绿色经济片),是指不同企业或产品的生产集中于一个较小的地理区域内,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使得整个区域成为绿色经济网络中的一个子系统,如生态工业园区等。线型绿色经济子系统(简称绿色经济线),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行业通过采用绿色科技进行内部优化组合,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提升整个行业的绿色内涵,使整个行业成为整个区域绿色经济网络中的一个子系统,如绿色产业链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面型绿色经济子系统(简称绿色经济面),是指较大的地理或行政区域内,不同行业之间、行业内不同深度的企业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使该大区域成为一个绿色子系统,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系统内的经济与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生态区域与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我县正在进行的绿色化发展改革试点等。经济绿色化的实质也是通过改革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构来改变系统的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上述对于绿色经济网络的点、片、线、面不同层次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并且各个子系统都是开放的,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第五,在根本动力与保障体系维度上,绿色经济要求以改革和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推进有利于绿色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目前流行全球的受市场利润原则支配的市场经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特征,不计算各种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和生态代价。这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导致全球生态灾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对不适应绿色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进行变革与调整,才能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建设水平。一是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新时期所倡导的绿色经济,不仅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而且还要求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逐步形成以绿色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绿色经济所需要的社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经济技术改造与创新,包括资源削减技术、再循环技术、无害化技术等,减少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资源密集型企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环保型企业;二是节约资源的高新技术,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智力资源对环境物质资源的替代和经济活动的知识化、生态化转向,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企业,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是推进绿色制度创新。严格有效的绿色制度是绿色经济的重要保障。政府是绿色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承担着倡导者、服务者和监督与维护者等重要角色,在形成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制度创新中的主要问题是解决资源与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其目标是选择设计合理的绿色制度,促使政府自身、企业与各类机构、居民以最小成本(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成本)实现绿色化变迁。三是实行发展绿色经济所需要的评价、核算和考核体系,如“绿色GDP(宏观)”、“绿色会计(微观)”和环境资源审计等。
 
  第六,在投资方向与重点维度上,绿色经济以绿色投资为核心、以发展绿色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投资是相对于传统投资模式而言的。传统投资模式是在传统经济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在不考虑资源短缺和保护环境,或者较少考虑这些因素与后果的前提下,通过资本投入实现微观经济主体盈利的目的,赚取利润是投资的惟一目标。这种投资行为使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忽视生产所带来的对社会和环境的消极影响,放弃企业的社会责任。绿色投资则相反,它是由具有生态环境理念的经济人进行的基于可持续发展、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社会价值的投资,形成一种能够推动绿色GDP增长的资本,其收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收益在内的三重盈余。绿色投资可分为两大方向: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投资和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具体地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五大重点投资领域:绿色企业投资、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园区投资、绿色城市投资、绿色技术投资等。其中,绿色产业投资被认为是2l世纪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七,在思想文化与公民素养维度上,绿色经济以绿色文化作为贯穿并滋养经济活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根”和“魂”。绿色经济作为生态文明时代崭新的主导经济,离不开绿色文化的支撑。经济发展史表明,人类的一切行为,归根结底是由思想观念引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地方的绿色文化建设水平决定了它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从观念体系看,绿色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包括绿色的哲学观、价值观、绿色的伦理道德和审美观等意识形态。它的核心内容是对传统工业文明黑色经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种种片面和错误理念的拨乱反正,是对产生自然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源进行的深层次思考,是人们对于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产生活方式等观念形态的知识体系进行深刻反思检讨的产物。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教育必须先行,需要通过绿色宣传和各种形式的绿色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党政干部、企业家队伍和社会公众的绿色文化素养,使绿色发展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
 
  上述七个维度相互联系和制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绿色经济这个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有机系统。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作者:王中南】  【责任编辑:应倩颖】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