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姓生活 > 内容

古今“护身符”

仙居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8-13   字体:【  


  近日翻阅《乐安李氏宗谱》,发现一篇讲述为官保身之道的小文,作者李一瀚,题目叫《送项锦山捧檄荣养序》,感觉对于今天的公职人员有些启发意义,值得说一说。
 
  乐安就是今天的浙江省仙居县。李一瀚(1505-1567),字源甫,号景山,仙居李宅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以廉洁著称,为官三十多年始终“一尘不滓”,至死“囊无长物”,世称“铁面冰心”。
 
  这篇文章是李一瀚给友人项锦山的一篇赠序。从文中知道,项锦山是一名举人,当时刚被任命为青阳典史。
 
一个只求“升斗之禄”荣养老母的小人物
 
  在明朝,考不中进士的举人,到吏部报到登记,运气好的话,等哪个地方出现空缺,也有机会到某偏僻小县担任八品、九品的小官。项锦山的运气不错,吏部传出可靠消息说,再等几年就可能得到一个县甚至州的二把手职位。但项锦山却等不及了。他的父亲去世时,母亲潘氏才二十六岁,转眼间潘氏已经六十八岁了,身体日渐衰弱,不知能不能熬到儿子获得一官半职的日子。古人有言:“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项锦山为此恳请吏部立即给他一个职位,哪怕是杂职闲差也无所谓,只求能有“升斗之禄”荣养老母。他终于得如所愿,典史虽然是九品之下未入流的芝麻官,但好歹算是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的“朝廷命官”。
 
一番“为亲”、“为禄”出仕的家常话
 
  项锦山赴任前拜访了李一瀚,向这位宦海浮沉多年的老友讨教伺奉上司、治理百姓的秘诀,于是有了以下的对话:
 
  李一瀚问:“你出仕的目的,是为了俸禄,还是为了奉养老母亲呢?”
 
  项锦山答:“我只求有一份俸禄。”
 
  李一瀚接着问:“听说你能争取更好的位子,如果追求俸禄,为什么放弃品级更高、俸禄更多的职位,想方设法谋得这个地位卑下、俸禄菲薄的小官呢?”
 
  项锦山叹气说:“人穷志短,说到底是为了早日奉养母亲啊!”
 
  李一瀚说:“你既然是为了奉养母亲而出仕的,那么职位的高低、俸禄的多寡,就可以不用计较了。你如果不是为了母亲就不必出仕求禄,如果没有俸禄就不能荣养母亲,你抱着这个信念出仕,自然能够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一毫不义之财,一念不忠之思,都会让你害怕,害怕会让你丢掉职位,失去俸禄,不能奉养你的母亲,因而就不会去做这些事了。只要做到这一点,其余的,如怎么做好上级交办的工作,怎么治理百姓,凭你的本心去做就足够了。
 
一张安亲保身的“护身符”
 
  古代读书人受圣人教诲,要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今天的国家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更要牢固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信念。项锦山汲汲奔走,谋求官位,目的只是谋取一份俸禄来荣养老母,格局似乎不高。乐安李氏家训“十训八诫”中“训为官”条明确指出:“职无虚设,禄岂妄干”,“但尽治国家之道,人莫大焉;苟为保妻子之臣,品斯下矣。”官员如果只为了谋求个人富贵,谋求封妻荫子,而尸位素餐,被视为“禄蠹”,是为人所不齿的。但“铁面冰心”的李一瀚为什么又对项锦山的行为肯定有加呢?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圣人,还是一般人,都要吃饭,都要养活父母和老婆孩子。曾子年轻时为了养活母亲而到弹丸之地莒国担任小官,“宁轻身而重三锺之禄”,被后世读书人视为孝子的典范。曾子还说过,孝有三个层次:“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项锦山为荣养老母而求官,与儒家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是一致的,而且如果能够把孝顺父母之心扩张到自己管理的一方百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扩张到天下百姓,就能治国安邦名垂青史,让祖宗父母得到无上的荣光,达到最高级别的“大孝”。
 
  但是,各级官员都手握大大小小的权力,面临花花绿绿的诱惑,稍一放松自我和外部约束,容易忘乎所以,私欲膨胀,一步一步走上贪赃枉法的不归路,直到有一天东窗事发,锒铛入狱,不光再也无法伺奉双亲,还让亲人蒙羞受辱,悔之晚矣!古今中外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所以,李一瀚让项锦山想清楚:当官到底是“为禄”,还是“为亲”?他告诫朋友,要时时刻刻惦记着靠自己奉养的老母,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为官做事,“凡一毫非义之入,一念不忠之心,恐妨吾禄,匮吾亲之养,有不肯为者”。
 
  忽然想起一篇题为《护身符》的小小说,说某局长自小就在上衣口袋里藏有“护身符”,保佑他一生平安。高考时他拍拍口袋,成了全校状元;大学春游时,别人都挤上超载车,他摸摸口袋,没有上车,后来车子出事了,独他平安无事;当副局长后,一次陪局长出差,局长和其他几位副局长酒后赌博,他摸摸口袋,找借口拒绝了,几位局长被抓,又牵涉到经济问题,他顺位转正。人们注意到他每次有事都有一个摸上衣口袋的习惯动作,问他为什么?他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张小卡片:是一个卧躺在床的老太太的照片。他说:“这是我七十二岁的白发亲娘,她瘫痪在床多年了。我将她的照片带在身上,时刻提醒自己,我不能出任何差错。如果我出了事,我娘可咋办呢?”
 
  补充一下,作者特意给这篇小小说的主人公取名为“余庆”。
 
  江湖多浪,人生不易,时时处处充满可见和不可见的风险和陷阱,所以,为了“余庆”,我们也应该多想想身后的老父老母、妻儿家小,尤其是在春风得意、被人前呼后拥逢迎吹捧的时候。
 
  这是我们的“护身符”。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作者:□羊草山】  
点击排行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仙居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浙新办【2006】37号 浙ICP备2001791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2402000280号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警告: 本网站上的图像有数码水印技术保护。您对本网站的任何使用应遵守我们的使用条款,并构成对该条款的知悉和接受。
【新闻热线】电视台:0576-87771999 | 电台:0576-87785588 | 今日仙居:0576-8782118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7816957